有句老話叫“大年三十的吃,正月初一的穿”。

杭城人講究吃,特別是過年,有些菜要從年三十吃到元宵節,最為出名的便是“十碗頭”,有元寶魚、元寶肉、白斬雞、彩蛋、暖鍋兒、八寶菜、如意菜、藕富、長生果、豆沙春這十道菜。

難得過年沒在外邊拍戲,姜戈與父母商量之後,便請了周凌薇一大家子,還有碰巧今年回孃家過年的周彩薇一家三口,以及今年不去母親新家庭過年的莫嵐,一起熱熱鬧鬧過個年。

年夜飯的話,由於家裡的阿姨放假回去了,人又太多,就直接去酒店定了一桌菜回來。

而姜戈來到廚房,要親自動手做的是十碗頭,為的是討個好寓意。

那個“姜戈”是“十指不沾陽春水”,他自然是不一樣,別的不說,十碗頭還是會的,雖然做得可能只是形似,味不正。

“我來幫你。”周凌薇跟了進來,擼起袖子,望著滿滿一廚臺的菜,問道:“我……怎麼幫你?”

顯然,她就不會做飯做菜了。

姜戈指了指其中一個袋子,道:“幫我洗洗豆芽吧。”

他是從十碗頭裡選了五個來做,畢竟有主菜了,意思一下就成。

一道是“暖鍋兒”,吃起來溫暖,有團圓的味道。

二道是“八寶菜”,主要材料有黃豆芽,因為是發芽的黃豆,象徵著“發”。

三道是“長生果”,寓意健康、長壽。

四道是“沙春捲”,寓意甜蜜、祝福。

五道是“彩蛋”,其實就是皮蛋,叫彩蛋麼,是想討個好彩頭。

別看是小菜,做起來也不容易。

忙了一個多小時終於大功告成,恰好在酒店定的菜送來了。

十幾個人圍著用兩張桌子合起來的臨時餐桌而坐,好不熱鬧。

舉杯,互道“新年快樂”,年夜飯在溫馨歡樂的氣氛中開始。

而姜戈,則是成為了飯桌上的中心人物,話題基本上都是圍繞著他,而且幾乎都是誇獎、稱讚的話。

繞是臉皮厚如鋼板的他,也不禁臉紅起來。

不過……

吃著吃著,姜戈忽然覺得這個年夜飯好像少點什麼。

餐桌上十幾個菜,豐盛至極,可是一點都不少。

電視機是開著的,正播放著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

好像,該有的都有了。

對了!

姜戈終於想到了,少了那熟悉的《春節序曲》,在地球上只要聽到這首曲子,就知道是過年了。

每年的除夕夜,一家人圍坐在熱氣騰騰的年夜飯前,邊吃邊看春節聯歡晚會可能是許多人的童年回憶。

不過……

說到春節聯歡晚會,兩個世界的有一拼,皆是一年比一年差。

雖然每一年都會被廣大網友神吐槽,被冠以歷史最差,但年復一年依然有人看,哪怕就是開著電視機去做別的事。

可能,春節聯歡晚會早已成為過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吃完年夜飯,十幾個人分成了幾撥,聊天的聊天,搶紅包的搶紅包,打麻將的打麻將,一直玩到十一點半才動身前往電影院。

跟姜戈他們一樣的有很多,除夕是個不眠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