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的團團!”

“皮皮團認證,質量沒得說!”

“這次央媽慢了啊!”

“還是兔子有排面!”

“這不再更新兩集慶祝一下?”

……

一早進到辦公室的李錚,去網上逛了一圈,看到無數人在討論《那年那兔那些事》,一時間感慨萬千,一部國漫能有這樣的影響力,感覺像是在做夢一樣。

關鍵,這是他領導的動漫部製作的。

當然了,主要是姜戈的功勞。

時至今日,李錚都沒有絲毫的後悔當初決定連同自己和牛筆動漫工作室所有員工打包賣給姜戈。

一方面是他給的實在太多,另一方面是真有機會能完成讓國漫走向輝煌的這個夢想。

而這肯定不只靠一部《那年那兔那些事》,他們手上正在製作的《功夫熊貓》,是第二塊基石。

這邊李錚剛把工作安排下去,姜戈就過來了,還帶著一個人。

這個人正是《笑傲江湖:東方不敗》的副導演兼武術指導石長鑫,因為《功夫熊貓》還缺一個動作指導,便讓他擔任。

原版的動作指導是魯道夫,他主要依靠李小龍、成龍和周星馳的電影瞭解的華國功夫,而設計動作時則是參考了《英雄》、《功夫》、《臥虎藏龍》、《十面埋伏》、《唐山大兄》等等電影中的打鬥場景。

石長鑫相比魯道夫,肯定是更專業的,畢竟系統的學過武術,且跟著黃濤拍了不少的武俠和動作影視劇,經驗豐富。

“就有勞石指導費心了。”李錚客氣的道。

“我是第一次參與動漫電影的製作,還要向李經理請教。”石長鑫謙虛的道。

“都是自己人,不用這般客套。”姜戈認為有必要跟石長鑫和李錚上一課,旋即正色道:“你們都是第一次製作‘動作動漫電影’,這裡面有些東西要注意一下。”

石長鑫、李錚立馬變得認真起來,難得得到姜戈的指導。

姜戈組織了一下語言,道:“首先是真人電影和動漫電影的區別,真人電影中的動作是用攝像機拍攝製作而成,對人和各種生命的動作是一個真實的再現,演員用自身的形象去演繹劇本中的角色,而動漫電影中的動作是動畫製作人員運用各種工具繪製而成的,為了使角色的造型和動態生動有趣,往往會採取誇張的表現手法,相對於生活中真實的動作和表情,動畫中角色的形象和動作在設計時要求幅度較大。”

說著,他停頓了一會,讓兩人略微消化一下,才繼續道:“《功夫熊貓》的動作設計,我需要在誇張的同時,一招一式還要是寫實的,並且各具特色,像老虎可以去參考虎拳,猴子可以去參考猴拳,鶴可以去參考鶴拳,螳螂可以去參考螳螂拳,蛇可以去參考蛇拳等等。”

姜戈的這堂課講了很多東西,讓石長鑫、李錚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