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石長鑫給了個建議:“姜董,要不用魚線把布拉過去,然後後期做一個特效老鼠?”

姜戈白了他一眼,道:“別看就幾秒的鏡頭,特效得花不少錢,再試試,不行的話,分解鏡頭。”

然後,又來了一遍,這次用了老鼠最愛吃的口糧來引誘,終於是成功了。

這樣摳細節的情況時常在片場出現,小到道具的擺放位置、演員的一個眼神、打光的角度等等。

“細節決定成敗”同樣適用於電影拍攝,因為細節是體現電影真實性的要件,在電影語言中,細節分為事實的細節和形象的細節,具體而言,包括情節細節,情景細節,物象細節,音響細節,色彩細節等。

當細節處理精到了、拿捏準確了,才能完美呈現電影的價值。

不過,隨著拍攝的深入,裴傑的一些問題逐漸顯露出來。

他在要獨角戲的時候表現得還不錯,基本是三四條就能過。

可到演對手戲的時候,仍是自己演自己的,沒有任何的互動。

“咔!”

這是這場戲的第十一次喊停了,姜戈神情嚴肅,沉默了幾秒,道:“休息十分鐘,裴傑你過來。”

裴傑的心咯噔了一下,戰戰兢兢的走了過去,道:“姜董,對不起。”

“道歉要是能把電影拍好,我給你道歉都行。”姜戈懟了一句,爾後語氣一鬆,道:“在演對手戲的過程當中,最重要的是配合,假如說你帶著自己的一個處理方式,一成不變的就去跟對手對戲,感受不到別人給你的反饋,那演出來的情節只會讓觀眾代入不進去。”

他生氣是有一點,更多的是恨鐵不成鋼:“在演對手戲的過程當中,最需要的是認真去揣摩對手的處理方式是什麼樣的,你們的節奏統一了,才會對這一段故事情節、這一組人物關係產生作用,真正把這場戲演好。”

說完,他又補充了一句:“記住,千萬不要只顧著自己怎麼演。”

裴傑點點頭,道:“姜董,我明白了。”

然而。

一條。

又一條。

裴傑每一次都是非常用心的在演,也按照姜戈所說的去感受對方,可效果都不盡如人意。

“破紀錄了,二十條了。”

“兩次最多的NG,我都經歷了。”

“姜董好嚴格,也好有耐心,換做其他導演,怕是已經開罵了吧。”

“可不是嗎,換我早炸鍋了。”

“就是苦了顧瑤,跟著一遍又一遍的演。”

“沒辦法,總不能不演了吧。”

……

劇組人員小聲的議論起來。

姜戈沒了脾氣,自己選的演員,哭著也要繼續。

裴傑的心情愈發低落起來,腦子很亂,已經有點不知道怎麼去拍了。

因為他把所有能做的改變和嘗試都做了,換來的仍是一次又一次的NG。

不過,裴傑並沒有喪失信心,反而激起了他的鬥志,繼續揣摩對手的處理方式,不斷的調整自己的節奏。

顧瑤倒是還好,沒覺得多NG幾條有什麼問題,更沒有去怨恨裴傑的失誤或姜戈的較真。

姜戈更不覺得NG重拍有什麼問題,將就?那是不可能的,一條不行那就再拍一條,一天不行那就再拍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