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0:努力的徐晨易(第1/2頁)
章節報錯
嘻哈歌曲到底是炫技比重大,還是煽情比重大,這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
姜戈個人認為,相對於流行歌曲,嘻哈歌曲技術是前提,除了練習語速、咬字、腔調,還要找一下自己適合的flow,而感情是基礎,若是沒有感情,聽眾又怎能接收到歌曲表達的喜怒哀樂。
不管是地球,或是藍星,那些嘻哈圈的天花板,都是有著不錯的聲樂基礎,就算拿走“嘻哈歌手”這個頭銜,他們也是個很好的歌手。
演繹一首歌曲,不論什麼型別,只有技術沒有感情,或是隻有感情沒有技術,都是不可取的。
在錄音棚聽了一遍,姜戈便找到了徐晨易唱《以父之名》中的問題。
這首歌曲的結構,並沒有採用兩段主歌+一段副歌這樣的主流結構,而是使用了三段主歌+兩段副歌的特殊結構,每一段都不盡相同而又層層推進,包含了大量變化且精緻好聽的flow。
因此,要連線好每段主歌,再完美的進入副歌,並且形成合理、好聽的推進是很難的。
“第一段主歌,八個小節形成一個小段落,期間的起承轉合要注意一下……”
……
“第二段主歌,雖然這一段大體上和第一段一樣,但旋律律動是完全變了的……”
……
“第三段主歌,一般這個時候該進副歌了,但是這首歌有三段主歌,層層遞進……”
……
姜戈一段一段的講解,一字一句的演示,手把手教到位。
徐晨易在瞭解了《以父之名》的正確演唱方式後,愈發的喜歡這首歌了,同時對姜戈的崇拜又加深一分。
而一旁的音樂總監羅海和錄音師馮亮,雖已習慣姜戈時不時掏出一首駭人的歌曲,但仍舊是一副瞠目結舌的模樣,因為這是之前沒有寫過的型別,關鍵是一上來就是王炸級別的。
“微涼的晨露,沾溼黑禮服,石板路有霧,父在低訴……”
指導結束,徐晨易消化了一會兒,以全新的理解演唱。
這次開口,讓姜戈驚訝了一把,明顯能聽出與前一遍有著天壤之別,已經小有原版的那個味道了。
從徐晨易所展現出來的唱功來看,相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
姜戈給徐晨易唱的歌曲不是很多,但每一次都會有進步,這就意味著,他在連續演電影、電視劇的同時,沒有忘記錘鍊自己的唱功,不然不會有這麼大的提升。
在如今這個社會里,沒有多少人能始終堅持著自己最初的夢想,網上一直有一個言論是“新生代嘻哈歌手第一人徐晨易”僅僅存在於兩年前了,而“演員徐晨易”才是當下。
但是。
無論外界有多少的聲音,內心有多少的掙扎,能夠在娛樂圈“活”下來很重要,徐晨易深知這一點,只有活下來了,才有機會去期待那個屬於自己的舞臺。
所以,他把音樂夢藏於心底,努力演好戲之餘,堅持練氣息、練嗓子、練情感、練肺活量、練歌曲。
一遍唱完,姜戈對徐晨易豎起大拇指,誇讚道:“很好,記住這個感覺,再摳摳細節,基本就OK了。”
徐晨易剛要說話,睏意來襲,忍不住打了個哈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