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黎回答道:“是主角就行,其它的不重要。”

先從無到有,破了那個“零”再說,要什麼腳踏車?

幾分鐘後,又一條微信訊息來了。

姜戈:“外形沒問題,你保持好,最遲九月初,我會給你定製一部劇,具體情況,等我通知。”

鞏黎和妻子對視一眼,激動興奮的叫出聲來。

同一時間。

姜戈給愛奇藝那邊負責對接的人發了一封郵件過去,主要是說分成和增加第三方投資的事。

弄好後,他關掉郵箱,切換到電腦版微信,再次看向鞏黎發來的照片。

“嗯……”

怎麼說好呢,如果不關掉先入為主的濾鏡,會覺得有違和感。

鞏黎比拍攝《白夜追兇》那會的潘粵明要瘦,這個瘦不是單純的瘦,是穿衣顯瘦,脫衣有肉。

至於顏值,若是比二十歲的時候,潘粵明或許會強上一點,畢竟年輕時也是小少爺風格,港風範十足,神似梁朝偉,三十歲之後?在發福的路上一去不復返了,顏值已不及鞏黎。

不過這些東西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演技,鞏黎絕對不比潘粵明差。

娛樂圈光鮮亮麗的外表下,隱藏著非常殘酷的競爭和淘汰。

運氣的比重越來越大,拿人氣說事其實很幼稚,一次的幸運能讓你名噪一時,但如果沒有與名氣相符的實力,那將只能是曇花一現,有過機遇,但最終像流星隕落的例子不在少數。

有一句話形容得很貼切——你做好了一次,就有很多的下一次。

而姜戈第一個想到的是章子怡。

不論國內的媒體是怎麼批評她,不論觀眾如何貶低她,但她在演藝事業上取得的成功是擺在那的。

如果說當時《我的父親母親》的垂青是她的幸運,那麼後來的《臥虎藏龍》,以及更多的影視作品,裡面肯定有她自己的努力和演技能夠給到別人信心這些因素在。

以前鞏黎是沒有機會,現在給到機會了,而且是一個絕佳機會,希望能好好的把握住。

姜戈伸了下懶腰,關掉電腦,轉動椅子,望向外面璀璨的星空。

快了。

搞定最後兩個單子,就能隨心所欲了。

第二天是週六,姜戈難得睡一個懶覺,醒來的時候已經日曬三竿了。

起床,洗漱,慢慢悠悠,隨便弄了點東西吃。

“乾點什麼好呢?”

姜戈往沙發上一趟,真休息了,卻找不到消遣的事情做。

朋友就陳乾一個,其他那些不是酒肉朋友,就是隻有一面之交的口頭朋友。

況且他本身就宅,不太喜歡出去逛。

“就不是享受的命。”

姜戈拿來平板電腦,登入微信,去看了看顧瑤和莫嵐的朋友圈。

她們倆說是放假,然後去三亞玩,其實去那邊還有個廣告要拍,是前這日子才接的,合同已經簽了,總不能違約吧。

做了催眠治療的顧瑤,暫時迴歸正常了,拍個廣告並不影響散心,也不會使病情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