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由蘇軾的詞重新譜曲的一首歌,是鄧麗君經典名曲之一,後有很多人翻唱,其中王菲翻唱的版本傳播度、知名度最大。

鋼琴和大提琴配合的前奏,旋律優美,委婉動聽。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

唯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間……”

顧瑤一開口,其聲線立刻吸引了所有的注意力,清冷空靈,但不過分冷寂,宛如月光。

要不是她面帶微笑,感覺仍舊是那個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江玉燕。

好在不會出戲,能進得去歌曲中。

等到顧瑤唱到副歌部分時,情感和聲調提升,字字珠璣,總能找到與心聲產生共鳴的一句。

“轉寒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蘇軾運用形象描繪手法,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美人千里、孤高曠遠的境界氛圍,反襯自己遣世獨立的意緒和往昔的神話傳說融合一處,在月的陰睛圓缺當中,滲進濃厚的哲學意味,可以說是一首將自然和社會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而這首歌在作曲和編曲上,背景音樂剛好契合了詞的意境,十分有古詩詞的韻味,婉轉而優雅,再配合顧瑤的深情演繹,不僅歌曲本身聽著賞心悅目,還給人一種極美的想象和一種冷清又釋然的心境。

營造出的氛圍和情緒,代入感很強,中秋節未到,觀眾們卻開始思親。

果然,姜戈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這首歌註定會成為一首經典歌曲,並且傳唱度會相當廣泛。

“人月無常,自古以來都是如此。”

“月圓之日,有多少遠離家鄉的人人凝望著月亮,思念著家人。”

“有些事是不能強求的,只要彼此惦記就足夠了。”

“請珍惜這眼前的點點滴滴,不要等到離別之時嘆哀愁。”

“越長大,越能感受到古詩詞的美,謝謝留下這麼美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