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8:四首歌,震樂壇(3)(第2/2頁)
章節報錯
春流到夏
啊~~~~~~”
怎一個“美”字了得!
臺上的秦詩玥美……
秦詩玥的歌聲美……
秦詩玥唱的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故事美……
悲傷,又何嘗不是一種美呢?
先是以甜美聲音表現出“一個是水中月”和“一個是鏡中花”兩幅事物的優美。
又調動所有的情緒,將“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唱出了林黛玉以淚洗面的傷心與嬌憐。
最後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同時對林黛玉與賈寶玉的愛與執著進行了印證,這時歌聲中所流露出的“我就是那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傾國傾城貌”讓人陶醉。
而最美的地方是尾聲部分的“啊”,唱出聲音決而未絕的感覺,唱出一種黛玉即將“淚盡夭亡”前的無力感,唱出“為何我會有這般結局”的責問感。
這一聲“啊”,飄飄渺渺,引人感嘆、發人深思。
曲終之時,現場卻是非常的安靜。
然而。
燕京一處四合院中,就不是那麼的安靜了。
“你上哪兒去?”閻臻沉聲道。
“我,我不想聽了。”閻煜回道。
“給我回來坐下!”閻臻以命令的口吻說道。
“我……”閻煜咬了咬牙齒,半天吐出五個字來:“我上個廁所。”
他今天被父親抓過來,以為是有什麼好事,結果卻是一起看《經典詠流傳》,而且還要聽姜戈寫的那些歌。
關鍵是這些都比他寫的要好,要古韻有古韻,要創新有創新,特別是這首《枉凝眉》,那種空明,那種神聖,那種憔悴,那種哀傷,那種纖塵皆無的玄妙,讓人可望而不可及。
鬱悶,極度鬱悶。
上了廁所回來,閻臻嘆氣道:“人可以自信,但是不能自大,更不能自以為是,子不教父之過,你變成這副模樣,是我的問題,現在,你先去給我把《枉凝眉》這首曲子給分析了。”
閻煜沒了脾氣,只能照做,誰讓這是自己的老子呢,拿起平板電腦,新建好文件:“調號四個升號對應的民族調式應為E宮調式,樂曲引子中的#c羽三和絃確定了樂曲是以#c為主音的#c羽調式,並應用了變宮音,故調式應為#c羽六聲調式加邊宮,其對應的色彩是西洋調式中小調的暗淡色彩,符合樂曲哀怨悲傷的主題……”
閻臻跟方聰是好朋友,跟周牧龍算是不錯的朋友,從他們口中得知自己兒子做的那些蠢事,先是去貶低二次元愛好者,又去貶低姜戈的《緣分一道橋》。
對於對手,當以實力去征服,而非耍這些下三濫的手段,損人不利己。
於是,他打算從解決二人的矛盾開始,對兒子進行再教育。
老實說。
姜戈都沒把閻煜當作過對手,那些事也沒有放在心上。
不是眼高,而是因為系統在身,對手就只有“時間”。
而四大名著在地球華國受歡迎,在藍星華國也一樣。
提到紅樓,唱到黛玉,觀眾們的話那可就多了,紛紛用彈幕抒發自己的情感。
“《紅樓夢》中,震撼人心的東西太多了,單純從姜戈的曲和秦詩玥的唱看,可以算作是又一震撼人心的。”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一朝一家事,興盛至衰亡,公子生含玉,姑娘葬花吟,紅樓得一夢,但求夢久,人如故。”
“華夏文明中的漢語是最美麗、優雅、動聽的,這首歌恰恰體現了中華文明的精粹……非常喜歡!”
“曾經為一句‘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哭過不知多少回,現在又多了一首會流淚的歌曲。”
“聽完這首歌,空靈飄渺,神遊太虛,唏噓不已,終然是意難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