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朱標問到這裡,張三丰自是沒什麼好遮掩的,道:“殿下勿怪,此事確有,貧道……”

張三丰剛想解釋兩句,朱標就知道打斷道:“真人不必多言,本宮知道真人一生泰半時間都在前元統治之下渡過,不知新朝,故而效忠前朝,也不多怪。”

“只不過,本宮要提醒真人的是,真人自己信奉前朝也還罷了,若是教唆門下弟子,這便不應該了,屆時,若是因此惹來什麼禍端,真人也該有所預料才是。”

“因此,本宮希望真人在約束門下弟子的同時,也要約束好己身……”

話說到這裡,朱標已經夠給面子了!

你張三丰願意效忠前元,那就罷了,這可以不計較。可是,你若是敢蠱惑門下弟子為前元盡忠,這些弟子要是再萬一做出什麼事情來,這就大大的不行,必須嚴厲打擊和懲處。

張三丰則是稽首一拜,道:“多謝殿下提醒,貧道知道分寸。”

“這便好。”朱標滿意的點了點頭。

在這件事上,張三丰應該明白,這是朝廷的紅線,想要在這件事上瘋狂試探,就要看腦袋夠不夠砍了!

觸之必死。

“既是如此,今夜就到這裡了,本宮就不留真人在軍營過夜了,夜晚霜重露寒,還望真人保重。”朱標端起茶碗,抿了一口。

而張三丰自是明白朱標的意思,端茶送客,今晚到此,朱標已經算是很客氣了。

從頭至尾,並未為難於他,就連所提的三個條件,雖說苛刻,可朱標完全按照朝廷的章程做事,其中並未摻雜個人情緒。

至於最後端茶送客,則是很明顯。說明不是一路人,自是沒必要做作,從心底裡,朱標也並未將張三丰視為可親近之人。

待張三丰離開,朱標也是深深撥出一口氣,目光幽幽的看向了夜色下的武當山。

武當山一行,至此,可以畫上一個句號。

大的框架已定,餘下的,自會有人去料理,這不必擔心。

而接下來,則是要去嵩山了!

少林寺,問題可比這嚴重的多。

略作思索,朱標緩緩道:“告訴張將軍,今夜三更造飯,五更拔營,前往登封。”

兵貴神速,在武當山已經耽擱三日,去少林,更得快。

不過,這也得看李進。若是李進將一切梳理妥當,這自己去了,自是樣樣便利。

這亦是可以說是對李進的一次考校。

登封的縣衙雖說被架空了,可要說全無作用,那也未必,起碼也能為朱標探聽得來一些情報。

這就看李進願意為此做出怎樣的努力了。

而對少林,朱標的行事方略仍舊不改,懷柔為主。

當然,這前提是少林順著自己,若是逆了自己的意,那說不得也得給這少林寺一番好看了!

三武滅佛,他朱標雖說還不是皇帝,可實際上,也並未差的太多,難道老朱還會攔著他不成?

孰輕孰重,老朱心裡可是門清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