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蓄謀已久(第2/2頁)
章節報錯
明軍的勝利,那不過是一個時間問題。
“那殿下以為,我軍該先攻何處?”徐達再次發問。
朱標不假思索道:“倭國。”
“平定倭國,對我軍目前來說,應最是容易,因此此時他們正值內亂之時,我軍甚至可以拉攏其中一方,然後藉此出兵……”
“若是先攻其他地方,巴蜀之地就算攻下,短時間內反要牽扯朝廷大量精力,不划算。”
“雲貴之地雖有數萬之眾,但如今要說威脅兩湖,兩廣,那也不過是自不量力。”
“占城雖好,可目前我大明內部已有江浙,兩湖一帶可以供應糧食,需求性不是很大。”
“而甘肅西域,最為要緊的便是向此處移民,夯實大明在此根基,此乃長久之計,一時一日看不出效果。”
“唯有先攻倭國,攻下之後,只需駐軍即可,旁的事務,通通可以暫且擱置。如此一來,朝廷精力被牽扯將會極其有限……”
這賬算的……
徐達此刻亦是不得不承認,朱標提出的這份方略,絕不是一時興起,更不是偶有感觸,這分明就是蓄謀已久……
他麼的,連先打哪個,後打哪個,怎麼打,這都算的清清楚楚……
“殿下,兵者,乃不祥之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我大明如此興兵動武,攻伐鄰國,於國,於民,只怕是大大不利……”
“再者說,我大明乃堂堂正正王者之師,若無名目就出兵攻伐鄰國,亦是有失王者風範……”
殿中突兀的出現這些話,令眾人皆是側目。
朱標也是好奇了,這是哪個小可愛說出如此愚不可及的話語?
當看到那人,宋濂,朱標就不奇怪了。
這宋濂長久受到儒家的薰陶,有這樣的思想並不奇怪……
朱標還疑惑宋濂怎麼出現在這種場合,不過細想想也不奇怪。
這宋濂還是有用處的,起碼寫的一手好文章。
老朱也非常懂宣傳的奧妙,北伐進展如此順利,除了前線將帥士卒分外給力以外,就是宣傳的好。
百姓們一聽到朝廷的宣傳,紛紛歸附,許多地方連像樣的抵抗都沒有。
而當時北伐起草的檄文就是宋濂主筆。
好的筆墨,亦是可以殺人誅心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