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自家也撈了一個四皇子朱棣,可是,總感覺沒老常好啊!

一股酸溜溜的情緒在徐達心中瀰漫,這要說起來,常遇春其實是各方面都不如自己的,不論是帶兵打仗,還是領兵統帥,自己絕對不遜色常遇春。

此外,再看兒子,也明顯是自己兒子更聰明一些啊!

常茂一直都是跟著徐允恭後面混的……

怎麼就在女婿這件事上,不如老常了呢?

這老常,是天天出門踩狗屎了啊!

朱標此刻則是朗聲道:“兒臣查探古書,鑽研歷代數次戰爭,發覺在戰爭的程序之中,可大致將其劃分為三種狀態。”

“其一戰略進攻,其二戰略相持,其三戰略防禦。”

朱標的話語,一些較為低階的將帥們倒是沒有太大的感觸,打仗不就是這樣麼?不是進攻就是防禦,哪來的那麼多道道?

可是,在徐達、馮勝、常遇春聽來就截然不同了,這分明就是從全域性的角度俯瞰和分析一場戰爭的形態。

這恰恰是一名統帥必須具備的素質。

朱標繼續道:“從全域性的角度來看,自北伐戰爭之後,元廷損失慘重,我軍實際上是處於進攻的狀態,而元廷,則是被動防守的狀態。”

“然我以為,北伐結束以後,局勢已然發生了新的變化。”

“我之戰略進攻,則敵之戰略防禦。正如御史大夫劉先生所言,如今元廷雖說歷經大敗,可要說全無還手之力,也不盡然。”

“且元廷大可龜縮漠北,而我軍勞師遠征,屬於疲憊之兵,若是與以逸待勞的元軍交手,其勝率只怕未必會有多高。”

朱標這話說的相當客氣了,實際上徐達已然想到,這豈止是不高,因此損兵折將,大敗而歸都不是什麼稀罕事。

“諸位將軍再看。”朱標來到了地圖勉強,將胳膊上的袖子擼了起來,指劃道:“我軍目前佔據西至甘肅,東至遼東吉林一帶,這是雙方交鋒所在的區域。”

朱標用手劃出了一塊大大的區域,隨即就道:“諸位將軍亦是可以發現,元軍在如此廣闊的區域可以肆意出擊,明明該是我軍處於進攻的態勢,可如今卻是淪為防禦一方……”

“當然,縱然元軍屢次發動襲擾,對我方造成多大的威脅,也不至於。”

“因而,戰局由此陷入了僵持之局面。”朱標此時下出了一個論斷。

“然我軍若要打破僵持之局面,該如何?”朱標微微一笑,看向了場中一人,道:“昔年朱先生獻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我以為,目前我方該做的正應該是“高築牆,廣積糧,削枝葉”。”

“前兩者不再贅述,方才徐帥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按照目前我軍所佔據之要塞關隘構築防線,竭盡全力避免元軍對於我方之襲擾,同時我軍加緊積蓄糧草,此為兩者核心。”

“我重點想說一說“削枝葉”這一點。”朱標緩緩開口道:“如今我大明立國三年,然願意與我方建立朝貢關係之國,並無幾個,諸多藩屬之國仍將元廷作為宗主之國,東北方有高麗盤踞,東方倭寇興風作浪,不臣我大明,南有占城、雲南大理段氏,西有佔據巴蜀之明夏以及和元廷勾連的吐蕃……”

“其中有些與元廷勾結,有些或許還與元廷敵對,然不論是哪個,皆為我大明之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