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兒,你說了這麼多,那你說說看你有什麼想法。”老朱還是有些不高興,不過言語也稍微軟和了下來。

厚待皇親,這首要前提是這大明的江山還姓朱。流民遍地,江山易主,到了最後,所謂的厚待皇親,也就是無根之水。

“爹,這歷朝歷代那麼多種厚待政策不都可以借鑑麼?”朱標笑道:“前車之鑑,後事之師。縱然那些朝代都滅亡了,但他們施行的種種政策也是有一二可取之處的。”

“孩兒以為,漢武帝之時,對諸侯王推行的推恩令就可借鑑一二。”

“哦?”朱標這麼一說,老朱有些來了精神。

漢武帝這等雄主,老朱對他做的一些事情也有著一些瞭解,推恩令,絕對是一項重要的舉措。

老朱那一屋子的書又不是擺著給別人看的,他自身就常常研讀經史,而且會在一旁寫下自己的批註。

這些批註,包涵了老朱本身的看法以及對相應一些政策的點評。

朱標平時就到老朱書房裡去轉一圈,然後摟一眼,這些批註,他自然也是看過的,對老朱的想法,也有一些瞭解。

朱標記得,老朱在一旁對推恩令寫下的批註,就比較佩服。

不過今時不同往日,現在完全照搬推恩令的做法,那怕是個和朱允炆一樣的大傻子。

漢代的那些諸侯王,有著實地,權力極大,最先開始的時候,連自己手底下的官員都能親自任命,財政軍權一把抓,厲害的不得了。

而到了現在這個時候,要說封賞田地,那是可以的,但要說這些得到封賞的皇親和將領插手地方政務,還讓他們在地方掌握軍權,這是不可能的。

這就是兩者之前最大的不同。

朱標緩緩開口道:“爹,推恩令,其核心在於諸侯王死後,嫡長子可繼承王位,其餘無論是嫡子還是庶子,都可以分割一塊土地,作為列侯。”

“我們封賞皇室宗親和將帥們,可以以此為核心。”

“除此以外,孩兒以為,還應該配合實行降等襲爵,若無功勞,每代爵位遞減,可若是立有大功,可再行封賞,乃至可令其恢復祖宗之爵位。”

“是龍是蟲,全看他們自己。”

這小子黑啊!

老朱心裡默默的做出了這個判斷。

到此刻他才發現自己兒子居然有這麼厚黑的一面,這主意,是真夠陰損的。

輕描淡寫的幾句話,就將這些個皇親和將領安排的明明白白。

“好,這事兒還得再讓我想想。”老朱嘴上雖然這麼說著,但心裡非常開心。

自己這是又拿住了這些將領的一個脈門,這立功,也不是想立就立的,這做皇帝的不給機會,你還立個雞毛。

而皇帝給誰機會,只要不是個傻子,首先肯定是給忠於自己的人,然後是有能力的,且忠心大於能力。

老朱也知道,自己在這一方面需求不是很大,畢竟這天下就是他打的,但是後世子孫就不一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