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了這一點的朱標,也是哭笑不得。說實話,這些事情進展的推動,多半是因為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一次蘇州掀起的民變,他朱標也是一方面因素的。

自己這個小蝴蝶,終究是扇動起了一場大風浪。

可就算是這樣,又如何?

難道就因為他們的反對,朱標就會將這些方針策略棄之不用了麼?

恰恰相反,這些人越是反對,越是證明自己推行的這些政策擊中了這些人的痛點。

本就是故元,或是張士誠的餘孽,要令這些人真心歸附朝廷,倒是有個辦法,就是給的比前元或是張士誠還要多。

利益動人心,自是能將這些人收買過來。

可是,這樣一來,這大明不也就變的和故元和張士誠一樣了嗎?

那這江山,遲早也是要易主的。

這個辦法不可取,那就只剩下一種,殺。

直接將反抗的人消滅殆盡,然後扶植出忠於朝廷之人,這蘇州,便算得上納入朝廷的掌控之中。

明白了這一點,朱標也是摸了摸下巴。

這人,要是都自己來殺,這就過分了!

而且,現在自己並無大義名分,這要殺,就要殺的堂堂正正,殺的天下人心服口服。

不過,這個也快,現在這個大義名分,應該在來的路上了。

朱標又想到了老朱的保甲制度,對此,朱標覺得,這保甲制度,實在是一言難盡。

不是別的,主要是這地方的糧長是以繳納糧食的多少來定的。

可以說,天然就有利那些富庶人家,只需要付出些許糧食,就能得到遠超與此的權力,這買賣,誰看不明白?

包括之後繳納糧草,這都是可以做手腳的地方。

還有地方上徭役以及徵收兵丁從軍,這些都是可以謀利,做手腳的地方。

這保甲制度,可以說是讓這些富戶既做裁判員,又做運動員,已然是被這些人都玩出花兒來了!

不過這保甲制度,也不是沒好處,至少保證了兵丁和糧草的供給,可以確保軍事上不會出什麼問題。y

在戰時,自是顧不到這些富戶,讓他們趨於穩定,自是無妨。可眼下,北伐都已經完成,天下大定,朱標心中已然下定決心,要處理掉這些禍害了。

這保甲制度,也該改一改了!

朱標正想著,突然間,一人走了進來,道:“殿下,外面有人說曾是殿下的學伴,特來求見殿下。”

“?”朱標皺了皺眉,這蘇州他沒熟人啊!

“他有說自己叫什麼嗎?”

“殿下,此人說自己叫做楊石。”

朱標心中恍然,道:“讓他進來。”

楊石剛一進門,就立即跪在朱標的腳邊,哭訴道:“殿下,求求殿下,救我義父一命。”

朱標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這是個什麼情況?

楊憲這是要被弄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