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所言,的確是有幾分道理的。

這寒窗苦讀,不就是為了做官嗎?

所以,科舉考什麼,就決定了這些士子會去學什麼。

“科舉,便是這天下士子的命門所在,是朝廷掌控士子最大的依仗。”朱標話語灼灼,道:“這天下計程車子,有多少是不追求名利的?只要想做官,要名要利,唯有科舉才是正途。”

“因為,孩兒以為,削減孔聖之地位只在此處。”

“嗯?”老朱挑了挑眉,道:“那不考儒家經學,那考什麼?”

“效仿隋唐之時,分科取士,不過要稍作更改。”朱標緩緩道:“如今學府之中已有天文,地理,軍事,醫學,水利,機械,算術等等課目,這些課目大可分門別類列舉出來,納入科舉之中。”

“儒家經義並不廢除,可如此多的科目納入其中,本身就是對儒學影響的一次衝抵,長久以往下去,這儒學沒落,不過是遲早的事兒,屆時,這天下遍地都是不讀孔孟之書的讀書士子,而到了那時,這些士子獲得功名皆是因為爹您,而孔聖的影響自然會逐年消減,如何與爹您相提並論?”

朱標越說,老朱眼睛越是發光。

他奶奶的,還是咱娃兒腦子聰明,咱咋就沒想到這主意?

這明著廢止祭孔不行,咱就暗著來唄!

一瞬間,老朱對科舉有了一些新的認識,這科舉,不僅是選拔天下才學幹練之士,透過這個,同樣可以影響天下的讀書人。

“看來這科舉之事,咱也該儘快操辦起來了!”老朱微微思量,心中已然有了幾分決定。

這科舉,今年是操辦不成了。

要舉辦一場科舉,可不是容易事,屆時,這天下計程車子都要匯聚到京城來,同堂考試,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尤其這是大明的第一場恩科考試,是給天下讀書士子的恩典,更是要慎之又慎,不能出一絲一毫的差錯。

每一個細節,都要做到盡善盡美。

這科舉之前,還需要籌備這些考生所在的考場,以及對各種事情的預防和突發事情的處理,這些絲毫馬虎不得。

不過這些真要是辦起來,也快,到了明年三四月份,這大明的首場恩科大試應該就能辦起來了。

“爹,科舉這事兒還不能急,我覺得爹你可以先透過一些風去。如此一來,這天下的讀書人心裡有了預期,到時候也不會生出事端來。”

“嗯。”老朱點了點頭。

“除此以外,爹,你還得陪我演一場戲,我這會兒可是來勸你答應祭孔一事的。”朱標撓了撓頭,憨憨笑道。

老朱不由得望天,這自己兒子忽悠人這本事和誰學的?

反正不是我。

老朱心裡默默的思索著,咱讓別人聽自己的,那都是以人格魅力感化……

像咱老朱這麼憨厚的人可是不多了!

老朱不由得感嘆一聲,旋即瞪眼看著朱標,怒斥道:“逆子,快滾,給我跪到外面去,沒咱的旨意,不許起來。”

朱標一臉懵的看著老朱。

臥槽!

老朱,你這變臉變得也太快了!

你好歹提前說一聲,給咱一點反應時間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