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何謂華夏?(第2/2頁)
章節報錯
老朱接著道:“然今我大明創立,此便為大明子民,豈可擅興殺戮?”
“孔子曰:夷狄入華夏則華夏之。當令胡人學我大明禮儀,用我華夏文字,穿我華夏服飾,令其為漢人也……”
說到這裡,老朱這句話算是為大明未來的民族政策奠定了基調。
言簡意賅兩個字就能概括:同化。
朱標也不意外,在這方面,老朱還是足夠開明的。對於外族之人,並不是一味的趕盡殺絕,而是令其徹底的成為自己人。
當然,要是敵人,那就另當別論了。
眾多臣子們聽著也是不斷點頭,老朱說出的話語頗為符合他們的心意。
對蠻夷,應該體現我中華之雅量,不能一味地趕盡殺絕。更應該大興教化……
藍玉聽著,也是低下了頭。
倒不是他覺得老朱的對策有多麼英明,相反,他覺得好麻煩。
這麼麻煩做什麼,殺就是了!
可這是皇上做的決定,雖說不大理解,但是,還是隻能表示支援。
“禮部、戶部聽旨,方才咱所言,皆需逐一制定律令頒行,此外,我大明境內,非我漢人,禁止同族互婚,外族女子可嫁漢人為妻,外族男子可娶漢人女子。”
這才是最為一條重要的政策。
只要雙方結合,憑藉著漢民族強大的同化能力,一兩代之後,想來就看不見外族的影子了吧?
對於這一點,朱標毫不懷疑,這古往今來來華夏這塊地方的異族那可是多了去了,可是,最後有幾個留下來的?
漢代的匈奴強大吧?現在連個渣渣都找不到了。
唐代的突厥厲害吧?飲馬渭水,逼得李世民不得不親自去談判,可現在,灰都被揚了!
還有什麼契丹一類的,都曾是強敵,可如今又在哪裡呢!
這其中固然有著漢民族強大的打擊和抵禦外敵的能力,可同樣,漢族的同化能力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將外族人變成自己人,這才算是本事。
對於老朱所採用的這些民族政策,朱標是舉雙手雙腳支援。
當然,之前恢復中華衣冠禮儀也同等重要,這算是基礎,中華引以為傲的是什麼?
華夏因何得名?
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故稱夏。
若無衣冠,若無禮儀,何敢稱華夏?
元朝近百年的統治,恰恰是對華夏文化莫大的破壞,曾經的禮儀被扔到了地上,被人肆意的踐踏,曾經的服飾,都換成了胡服……
而朱元璋,他的偉大之處就在於此。
不僅僅將蒙元趕出去了,更是恢復了中華的衣冠和禮儀,接續了中華的文化。
相比較起來,驅除蒙元這樣的功績,倒也算不得什麼了。
歷史將任務交給了老朱,而老朱給出的答卷,也十分的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