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上都。

剛剛繼位做了皇帝的元太子愛猷識理達臘得到擴廓帖木兒大敗明軍的訊息,有些興奮難耐。

自從明軍北上開始,元軍就是節節敗退,面對明軍,可以說幾乎毫無還手之力。

吃了這麼多回敗仗,這一次,算是在擴廓帖木兒的指揮下,打了一個翻身仗。

他繼位之後,便立即下令擴廓帖木兒總攬軍事大權,負責籌集各路人馬,共同抵抗明軍。

當年,他做太子的時候,就和擴廓帖木兒交好,擴廓帖木兒一直都在暗中支援愛猷識理達臘做皇帝,是他在軍中的支柱。

也因此,擴廓帖木兒飽受針對。幾次遭到當時的元廷皇帝妥懽帖睦爾的敵視。

但當愛猷識理達臘繼位之後,這情形陡然變得不同了!

原先被針對的有多慘,現在的權勢就有多大。

在軍事大權上,愛猷識理達臘投桃報李,讓擴廓帖木兒總管軍事。

同時,愛猷識理達臘也相信,擴廓帖木兒一定會帶領元軍戰勝明軍。

韓店明軍這一敗,更堅定了愛猷識理達臘心中這一份信念。

他想起半個多月以前,擴廓帖木兒親自來到上都,和他商談軍國大事,言及眼下要對付明軍,已然不是元廷這一股力量能做到的了。

需要多方聯合才可以。

首先,聯合的第一個物件就該是高麗,因為愛猷識理達臘的母親就是高麗進獻的貢女。

而且,自大元建國以來,就時時保持著和高麗的通婚,因此,這高麗的王朝之中,有著諸多親元的勢力。

種種因素加起來,這高麗,自然是不二的盟友人選。

除此以外,擴廓帖木兒還打算聯絡四川的明夏勢力,當然,擴廓帖木兒也沒指望明夏勢力會摻和進來。

畢竟,這一股明夏勢力,算是紅巾軍的分支,和老朱雖然不屬於一個體系,但終歸都是在一個系統內的。

眼下明軍勢大,擴廓帖木兒只希望明夏勢力那邊能夠開一下方便之門,讓他們和南邊駐紮在雲貴地區的元軍進行聯絡。

從而多方合力,一起圍攻明軍。

當然,多方勢力的聯合還是需要一個契機的,彼此之間的利益訴求都不同,有些地方還有著衝突,元廷如何居中調節,就非常考驗剛剛繼位的愛猷識理達臘的權術手段了。

就比如此刻,愛猷識理達臘面前,就擺放著高麗國王王禑(xu第二聲)的回信。

王禑自然是答應願意協助元軍,一同對明軍發起進攻的。

但是,這王禑也很不賴,提出希望元廷優先考慮將遼東一帶都封給他,然後他再出兵。

果真是獅子大開口。

親歸親,但是親兄弟,明算賬。高麗要出兵幫忙,這該要的東西,還是一分不能少的。

愛猷識理達臘看到這樣的回信,想想都有些頭疼。

目前來說,遼東還在他們的手中,明軍這將近一年以來的北伐戰爭進兵速度不可謂不快,可是,遼東畢竟太過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