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見胡惟庸臉色有些難堪,連對自己一個笑臉都沒,有些懵。

咋了,這是?

我沒得罪他吧?

胡惟庸這是病了?

要不要找太醫給他看一下?

朱標摸了摸頭,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過稍微想想,就扔到了一旁,管他呢?

他胡惟庸端的是我朱家的飯碗,難不成我還要看他的臉色行事?

他要是有什麼不服,那也得憋著。

朱標走進了乾清宮,老朱坐在上頭仔細的看著一本書。

正是之前朱標讓楊憲負責刊印的農書,包括朱標之前認出的棉紡織機也是從這幾本書裡面看來的。

在楊憲的主持下,農書開始大規模刊印,然後開始散發到基層的官吏。

“爹。”朱標叫了一聲。

老朱這才抬頭看了看朱標,臉上滿是笑容,道:“標兒,刊印農書這件事你做的漂亮。”

“這民以食為天,農業,不論何時,都是國之根本,你懂得刊印農書,這很好。”

老朱是發自內心感覺高興,從看到手中這部《農桑衣食輯要》,他就覺得這書寫的是真好。

這一次他到汴梁督戰,可不僅僅是督戰,沿途的民生,百姓生活的狀況,老朱也是趁機看了看。

可以說,慘不忍睹。

首先就是沒人,整個中原地區由於大戰連綿不絕,已經十戶九空,有些已經化為荒野枯骨,有些早就背井離鄉,逃難了。

這樣的局面導致了整個中原土地荒蕪,幾乎沒人耕種。

種了也沒用,一方面交不起各種租稅,林林總總加起來可能收的糧食還沒租稅多,這不是要人命了麼?

種田居然虧本,這還有哪個傻瓜願意去種?

其次,元廷收稅實在是收的太誇張,幾十年之後的稅,也就是到了孫子那一輩的稅都收了。

徵稅的名目也是各種各樣,數都數不清。

各種緣由,導致了現在民間會種田的人,成了稀罕物,是真的少。

畢竟中原一帶,人都沒幾個,你還指望這些人會種田?想什麼呢?

而這本《農桑衣食輯要》如果操作的好,起碼能教會這些百姓如何再次種田打糧,指導農業生產,這效果還是有的。

朱標被老朱這麼一誇,也是變得有些靦腆,老朱,你這麼說讓人多不好意思?

朱標謙虛道:“此時還是楊憲專門負責此事,我只不過稍微提了兩句罷了。”

老朱笑了笑,道:“標兒,說說看,當前我大明最緊迫的事是什麼?”

朱標不假思索道:“當然是儘快恢復民生。”

“那恢復民生首要呢?”老朱開始考校朱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