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我沒亂說,這爹要是真錯了,下道罪己詔還真沒說的,可這啥都沒幹,憑什麼要下這罪己詔?”

“至於這理由,更是荒唐,簡直就是無稽之談。”

老朱此刻心情紓解了一些,看看,還是兒子懂咱!

不過話說回來,這罪己詔該下還是要下,不過老朱也想聽聽朱標是什麼想法。

“標兒,說說看,你為什麼說這是無稽之談。”老朱此刻也是饒有興致的看著朱標。

“爹,這書上可都說了,舜之時,天降大雨,洪澇氾濫成災,其後,禹治大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然禹之時,洪澇不減,其後,商湯有道,可卻有七年之旱,舜、禹、湯皆乃上古聖王,他們在世之時,仍有災害,難道是他們德行有失,以致於上天降罪?”

聽到了這裡,老朱眼神有些發亮。

臥槽!

這說的有道理啊!

舜、禹、湯他們都是有名的賢君,就連他們也遇到了這樣的災害,他們的德行肯定是不會有失的,那既然如此,這肯定就不是上天降罰警告了!

“爹,這書上說君王受命於天,代天撫民,天豈會因為君王之過,加罪百姓?”

又是一條!

老朱越聽越有興致,按照儒家的理論,這老天爺都是愛護百姓,所以才派了君王過來管理和安撫百姓,又怎麼可能因為君王的過失,將懲罰都加在百姓身上?怎麼說也該是加在君王本人身上啊!

朱標略微思索笑道:“爹,我認為所謂的災害,皆是上天磨礪臣民百姓之用,以苦痛加身,則可觀其秉性,磨其意志,若地方官吏能率百姓克服萬難災害,定能苦盡甘來,亦是為君王選拔能臣良吏……”

老朱這一刻激動的都直拍大腿。

說得好,說的是真好!

都可以想象了,這以後地方出現災害,若是官吏能率百姓抵禦災害,此人斷然是個能臣,就算不是,也是個潛在的好苗子,值得培養。

可要是反過來,災害沒扛過去,這說明地方官吏就算不是貪官汙吏,那八成也是個廢物,不是什麼好人。

這樣的人,趁早滾蛋。

原先這是君王身上的一口黑鍋,轉瞬之間,就轉移到了地方官吏身上,果真妙哉!

這以前自己讀書咋沒想到呢?

看看咱標兒這書讀的,通透!

老朱此刻激動的就想直接去帥府了,自己得好好找劉伯溫說道說道。而馬氏也是哭笑不得,道:“站住,你這飯還沒吃完呢,你急什麼?”

聽見馬氏這話,老朱頓時撓了撓頭回來,坐下來又端起了飯碗。

這頓飯吃的,老朱原先還有些食慾不振,朱標說完之後,連幹三大碗米飯。

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