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尋晃了晃手,將話題扯回正道上:

“我跟你說這些的重點不在於墨家打算刺殺皇帝,而在於,羅網會怎樣對待青龍計劃。”

章邯眉頭皺了皺,遲疑著回道,“既是刺駕大事,羅網想來不會亂來,當會暗中阻止。”

“你認為羅網忠於皇帝?”古尋笑呵呵的反問了他一句。

章邯索性也把話說透了,“羅網縱然不忠,也斷不敢讓陛下犯險吧?”

刺王殺駕是大罪,不僅刺殺的人有罪,但凡出了些許紕漏,負責保護的人,皇帝身邊的人,都是重罪。

皇帝要是被刺而死,只怕趙高都得殉葬以伏罪。

縱然皇帝無恙,若是鬧得太過難看,那也是天大的干係。

趙高再瘋狂,也不至於在這種事還敢推波助瀾,添油加醋。

“法……是個好東西啊。”古尋不禁失笑搖頭,“帝國以法家學說治理天下,一切皆以法理度之。”

章邯不明白古尋為何突然提起這些,只能附和著點點頭。

這話屬於政治正確,他自然不會反對,況且他覺得這說的也不錯。

雖然天下人皆言秦法無度,熾盛暴烈,但暴烈也好,嚴苛也罷,總歸確是以法度之。

古尋卻突然話鋒一轉,質問道,“果真如此嗎?”

“這……”章邯拿不準古尋的想法,不敢貿然回答。

古尋又是一轉話題,“你見識過公輸家的機關獸吧?”

“當然。”章邯點頭回道。

“那你見過公輸家保養維修那些機關獸嗎?”

“也見識過幾次。”

“鐵石所做的機關,尚且需要時時保養維護,這人制定的法理,如何能夠運轉不休呢?”古尋嘆聲反問了一句。

章邯只能默然以對。

古尋接著說道,“若按朝廷法度,只怕那馮御史,連帶他下屬的整個御史系統都該被罷黜!”

“若按朝廷法度,只怕齊魯荊楚,十餘個郡的治理官員都該被下獄問罪!”

章邯更不敢接話,低著腦袋,恨不得鑽進地裡消失。

古尋口中的馮御史,自然是御史大夫馮劫,也是右丞相馮去疾之弟。

論官職地位,他只在左右丞相之下,是帝國朝堂上實權的三號人物。

不管他管理下的御史系統有多少問題,也沒人敢說什麼,章邯也不敢。

至於齊魯荊楚等地的地方官,章邯倒是敢說,可敢說沒什麼用,皇帝都拿他們沒辦法。

猶豫片刻後,章邯小心翼翼的開口回道,“可這刺駕大罪不比其他,誰又能,誰又敢胡來呢?”

“皇帝能,皇帝也敢!”古尋沉聲回答了章邯的質疑。

這個回答讓章邯瞳孔驟然放大!

天無二日,人無二王。

帝國的天上只有一顆太陽,自然也只有唯一的皇帝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