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章 蒼龍七宿(四十一)(第2/3頁)
章節報錯
嬴政將被派去駐守邊疆的那部分士兵全都劃到了王離手上,命他全權負責北境防禦,而蒙恬只保留修築長城的那部分,職責也專注於監工了。
如此一來,蒙恬的兵權便縮水了大概三成左右。
原本他手上握有二十萬北地邊軍,現在只剩下十五萬左右的真‘長城軍團’了。
這三則訊息一出,可以說舉世皆驚。
但凡對北地的情況有所瞭解的人都知道,皇帝這是往流沙身上大砍了一刀。
對長公子扶蘇的申飭進一步降低了他本就已經不大的儲君希望。
對官員的調動大幅削減了流沙對北地的影響力。
至於蒙恬的兵權變動就更不要說了,最最致命的一刀。
老實說,很多勢力雖然料到了嬴政的北巡之旅肯定會和流沙產生矛盾,但真想到嬴政會如此果斷的猛砍一刀。
這很難不讓人懷疑嬴政是在趁著流沙首領古尋不在,刻意削弱他手下的勢力。
當然,嬴政到底怎麼想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所有人看來,這都代表著嬴政有意進一步削弱已經逐漸失勢的長公子派系。
甚至都已經開始對國師古尋動手了——聯想到很久以前就傳出過皇帝和國師鬧矛盾的事,倒也算是情理之中的情況。
皇帝的態度,往往會決定下面的人如何作為。
對嬴政的操作反應最快的就是中央朝廷的官員。
本就一直在流失人手的長公子派系,瞬間又少了好幾位重要成員——外人看來的重要,因為他們官職比較高。
嬴政有沒有徹底摧垮流沙在北地的佈局或許存疑,但長公子派系在中央朝廷的話語權確實快要被削減為零了。
這讓死忠於長公子扶蘇的一些官員喪氣不已,同時又不禁埋怨古尋為何在這個關頭消失不見。
不過趙高可是樂開了花。
他之前受命一直調查流沙在北地的所作所為,但其實一直到北巡車隊進入上郡膚施城,他都沒有找到足夠分量的證據。
雖然收集來的各方情報都在表明流沙的行為已經越線了,但就是不夠充分。
不是不夠給流沙定罪,而是不夠讓嬴政決心下狠手。
始皇三十六年,九月下旬。
萬眾矚目的嬴政北巡之旅落下了帷幕,北巡車隊徹底離開了上郡,進入了內史地區,踏上了返回咸陽的旅程。
預計能趕在十月初一的新年日之前回到咸陽。
伴隨著北巡的尾聲,一則訊息也迅速傳遍了天下。
其他勢力等了許多天的‘熱鬧’,總算是有了個明確的結果。
在離開上郡郡治膚施城前,嬴政嚴重申飭了被他貶謫北地監軍的長子扶蘇。
理由呢,說是他御下不嚴,放任北地官員結黨營私,沆瀣一氣,攪亂朝廷律法綱常。
與扶蘇一同受到嬴政申飭責備的還有大批的北地各郡地方官員。
不過他們可沒有扶蘇這種親兒子的待遇,不僅僅是捱了一頓批,而且各有貶謫調動。
好一點的,降級調去了別的地方,差一點的就直接罷免了。
這一次官員調動可謂北地官場大地震,波及到了足足七個郡,近五十名各級官員。
乍一看不多,平均一個郡還不到十個人,甚至不到八個人,跟後世的老朱家一比簡直不值一提。
但實際上這已經很多了——這近五十名官員全都是正經的行政官員。
帝國的官僚數量很有限,一整個郡的行政官員全部加起來估計也就二三十人,多得可能有四五十人。
若是治下轄縣不多的小郡,可能就只有十幾二十個官員。
當然,要是把什麼鄉有秩、鄉嗇夫、鄉佐、遊徼、三老、亭長、亭佐、亭侯……等等等等亂七八糟的小吏都算上,那確實很多。
但他們……確實還配不上‘官’這個字。
後世宋朝冗官冗員那麼離譜,這些亂七八糟的玩意也沒有當正經官員算。
帝國官僚系統還不成熟,官員規模要小得多,他們就更不能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