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 蒼龍七宿(十五)(第2/4頁)
章節報錯
靠著一次又一次的商談,朱家終於弄清楚了‘田言’計劃的主題脈絡。
總的來說,計劃其實很簡單。
就是等陳勝吳曠二人從驪山皇陵調走之後,根據他們的去向,然後在他們的行路途中找個合適的地方創造機會讓陳勝吳曠舉事起義,反了特孃的!
具體怎麼操作,要等到時候看情況,根據地點,同行刑徒的人數,陳勝吳曠兩人自己的發揮等各方因素,綜合著考慮安排。
總的來說,難度不算太大,最多有些瑣碎。
農家這邊的安排更簡單,就是以陳勝吳曠二人的事為由頭直接打一場內戰,然後朱家潰敗,帶著忠於自己的‘殘部’逃離農家就完了。
當然,到時候實操起來的具體細節會很複雜,畢竟又要鬧出大動靜,又要瞞過所有人,很難辦。
不過話說回來,想把農家從造反這種事情中完全撇出去,難辦就對了。
越難,辦成以後成功的機率才越大。
朱家對於這個計劃大體上沒什麼意見,但還是沒有鬆口。
‘田言’的計劃或許還算完善,陳勝吳曠的能力他也信得過,農家的人手也不成問題,但跟帝國正面開戰,這些或許還不夠。。
上一次的大澤山之戰,算是讓朱家真正見識到了戰爭,到底是如何打的!
一場在各方看來都屬於絕對大捷的戰爭,農家還是搭進去了差不多一萬人,農家總人口的八分之一!
雙方戰損比都沒到一比二,也就一比一點五左右。
從戰損上來說,不算特別出彩,不過拋開戰力談戰損屬於耍流氓。
正常情況下帝國王牌軍百戰穿甲兵打農家的散兵遊勇,不給你打個一比十的戰損比都算發揮失常。
這麼一對比,大澤山之戰中農家的戰績就很逆天了。
但戰績再逆天,也改變不了農家損失了足足上萬個弟兄的事實。
農家作為江湖第一大幫,也就是十萬弟兄,全打勝仗都只夠十場,這誰能受得了?
當然,實際賬頭肯定不是這個演算法,但也足以讓朱家深切體會到孫子所言的‘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了。
除了人員傷亡外,令朱家更在意的是後勤補給。
一場持續時間不足旬月的短期殲滅戰,就把大澤山儲存的備用糧食消耗大半。
雖說大澤山並非是農家的糧倉,但作為諸子百家中存糧最多的一派,農家還是在總部準備了足夠上萬人頓頓飽吃上三四個月的糧食以備不時之需——具體數額差不多是三萬石(一石一百二十斤)。
正常情況下,大澤山常駐的農家弟子也就幾千人,這些糧食足夠吃上半年了
對於任何一個江湖勢力來說,三萬石糧食都算得上是鉅額了。
結果大幾萬張嘴一起吃飯,不到十天直接吃沒了大半,剩餘的也在戰後當撫卹金和軍餉全發出去了——農家手頭上錢不夠,就拿糧食抵了一部分,反正糧食也是硬通貨,沒虧待自家人。
農家十萬弟子平日裡都是自己養活自己,不吃公家飯,只有上頭的領導需要他們幹活了才會發糧餉。
而這種調動,一般少則幾十個人,多了也就幾百個人頂天了,千人以上的動員都很少,消耗的物資與萬人規模的調動根本不能比。
事實上別說幾萬人,就是幾千人動輒半年幾個月消耗的糧草物資也是個天文數字。
在這方面,農家的家底是諸子百家中最豐厚最殷實的,但也很難說能經得起多久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