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蒼龍七宿(十四)(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個問題的答案暫時誰也說不準。”面對態度粗魯的陳勝,張良很有耐心,輕笑著回道,“這件事雖然提上了議程,終究並不緊迫,一時半會很難有結果。”
“更何況,農家那邊似乎也還沒有個定論,還不到兩位行動的時候。”
即使身陷囹圄也不忘風度姿態,留著一抹小鬍子的吳曠上前說道,“張先生,我們兄弟倆現在著急的不僅是逃脫驪山的事,還有田光俠魁的下落!”
阿言提出的造反計劃的實際執行人是陳勝,自然只有得到他本人的同意之後,這個計劃才有實施的可能。
而勸說陳勝吳曠同意這個計劃的籌碼,就是前任俠魁田光的下落。
對於這個由張良轉述的俠魁‘田言’的條件,兩人沒怎麼考慮就答應了。
其一是因為兩人確實很在意田光的下落,偏偏自己又找不到。
從他們倆到了驪山開始,兩人就沒閒著,一直在努力尋找田光的下落,但始終一無所獲,而且完全看不到希望。
驪山不是什麼大山脈,面積也不算很誇張,無論是穿過驪山,還是繞山一週,對陳勝二人來說都不算什麼。
但山就是山,再加上還有皇陵工程,整個驪山地形結構複雜的難以言表,想找個犄角旮旯藏人簡直再輕鬆不過,可要想把人找出來,那可就麻煩了。
基本只能撞大運純靠蒙,要是一直蒙不中,那差不多就要把整座山仔細‘舔’過一遍才有可能把人找出來了。
就他們兩個幹這件事,找到田光壽終正寢也未必能找過來。
就在兩人無從下手之際,張良找上了門,表明他或許有田光下落的線索,陳勝吳曠當然不願意放棄。
其二則是因為他們倆確實很想造反。
陳勝吳曠屬於農家內部最堅定的反帝國派。
準確的說,他們倆最恨的是羅網,恨屋及烏之下也痛恨起了帝國。
說實在的,要不是顧及農家十萬弟子的性命,他們倆之前甚至都不願意接受‘田言’在大澤山之戰中選擇的點到為止的方略,肯定會拖著整個農家和帝國直接拼個你死我活。
現在有機會撇開農家的干係造帝國的反,哪怕沒條件他們倆都願意幹吶!
至於其中的危險,他們倆並不在乎。
對於兩個從死亡的深淵裡掙扎著爬出來的人來說,死亡值得敬畏,但不至於恐懼。
人死卵朝天!
讓他們倆屈服於帝國的‘淫威’之下苟且偷生,比殺了他們更難受!
當然,不管有多熱衷於造反,已經承諾的條件他們肯定不能放棄。
前任俠魁的下落,他們一定要搞清楚!
張良聞言和煦一笑,“兩位掛念田光俠魁安危的心情我很理解,但這件事同樣急不得。”
“田光俠魁的具體下落我也不清楚,我手頭上的線索很有限,必須和貴派的‘田言’俠魁合作,深挖我們手頭上的情報才有可能找到田光俠魁。”
“這需要時間。”
陳勝有些不耐煩的反問道,“那需要多久呢?萬一等我們離開這裡了還沒找到呢?”
這事兒要是一直拖下去,拖到他們離開驪山,正式走上揭竿起義,高舉義旗的道路,豈不就不了了之?
談好的條件變成不能兌現的空頭支票,陳勝他們肯定不樂意。
對於陳勝提出的合理訴求,張良自然給予了極為妥帖的回應:
“這個問題,並不在我的責任範疇內。”
“如果陳勝堂主堅持要個答覆的話,我會如實向貴派的‘田言’俠魁轉達,就看她如何回應了。”
張良的優質回應就是一推四五六。
在這件事裡,他充當的是中間人的身份,也可稱之為掮客,主要責任是為陳勝吳曠和‘田言’之間搭建溝通渠道,並盡力促成雙方達成合作。
其中前者是首要責任,後者則可以適當放鬆。
在這個基礎上,陳勝對‘田言’許諾的條件能否如期達成的質疑,張良可以盡力幫助陳勝消除疑慮,也可以不予插手,只負責向‘田言’轉達資訊。
面對張良的推脫,陳勝吳曠也確實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