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之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伏念毫不猶豫的回答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愚以為,扶蘇殿下所說的天下一統,萬民一心,帝國都已經做到。”

“呵……”嬴政發出一聲似笑非笑的冷哼,一邊踱步,一邊語氣平淡的說道,“萬民一心?”

“天下百姓言必稱諸子百家,儒、墨、法、道……諸子各派,百家爭鳴,你跟我說萬民一心?”

“人若有百口,何來一心!?”

面對嬴政的質問,伏念低垂著腦袋,沉聲回應道,“諸子百家,理念不同,思想不同,學術不同,但對百姓而言不過飯後談資。”

“一家也好,百家也罷,不過是一個稱謂,於百姓無異,何來百口之說?”

“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家無二主,尊無二上,天下百姓只有一個皇帝,自然只有一心。”

“尊無二上……”嬴政重複了一遍伏念應對的話,語氣頗為玩味,“以古非今,以私謗公……這類事,做的最多的就是你們儒家弟子。”

“你們眼裡,果真認為天無二日?”

顯然,嬴政和伏唸對‘天無二日,我的心中只有一個太陽’這句話的理解不同。

伏念認為,天下人都認可嬴政是獨一無二,至高無上的皇帝,那就算是認同天無二日,人無二王。

但嬴政認為,只有天下人完全服從自己,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毫無異議才算是認可自己是唯一的太陽。

面對嬴政的‘不忠’指控,伏念趕緊行禮告罪,“天地君親師,陛下是君,儒家弟子絕不敢有悖逆犯上之舉,如真有人有逾越違矩行為,盡請陛下罰之。”

伏念不跟嬴政正面硬頂,但也絕不承認自己之前的話有任何問題,只說憑皇帝處罰。

至於相關證據理由,那就是皇帝的事了。

一旁隨行的淳于越也跟著行禮告罪,附和伏唸的話。

總而言之一句話——你嬴政要臉就找個由頭罰我們,不要臉也可以一句話直接降罪。

老實說,這種近似擺爛的回應,面對嬴政這種霸道皇帝時很容易弄巧成拙,直接給自己整個人頭落地。

但伏念和淳于越沒得選。

嬴政基本就是明牌在找茬,可以忍一時卻不能忍一直,要麼爆發跟他拼了,要麼就擺爛愛咋咋地。

身為儒家弟子,他們肯定不能跟君王爆了,那就只能擺爛,全看嬴政是否還願意講點臉面。

嬴政依舊點到為止,沒有窮追猛打,直接收了話題,並決定換個地方。

不同的人做事風格不同,而嬴政,從來不會拐彎抹角,連帶著扶蘇受其影響,面對大多數問題都很果決——比如上次來小聖賢莊,直接當場要求伏念改正。

但即使是從不拐彎抹角的嬴政,在焚書令這件事上也沒有選擇直接推行。

藏書樓的這番對話,既是嬴政在試探小聖賢莊,試探伏唸的態度,也是嬴政在給伏念等人提醒,提醒他們接下來會有怎樣的發展。

當然,無論嬴政收到了怎樣的回應,都不會改變他最終還是要推行焚書令。

………………

等天明穿著溼漉漉的衣服回到他和少羽石蘭商量好的匯合地點後,另外倆人已經換好了乾淨衣服,歇上好一會兒了。

看見天明安然歸來,少羽鬆了口氣的同時,笑嘻嘻的調侃問道,“怎麼樣,有查出什麼嗎?”

天明連衣服都懶得換,全靠真氣烘烤,直接一屁股坐下,擺了擺手說道,“別提了,人是見到了……”

“還真讓你見到人了!”少羽對此還挺詫異,跟著問了一句,“那你沒試著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