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零六章 自救(第2/4頁)
章節報錯
“有得必有失,章邯。”
“皇帝最厭惡的是什麼,我想你也清楚,他們倆不死,皇帝的怒火便不會熄滅。”
瞭解嬴政的人都知道,這位少年失意的皇帝陛下最厭惡的就是背叛,任何形式的背叛。
這兩個儒生對嬴政來說當然是無關緊要的人,但他們是博士官,嚴格意義上的帝國官員。
他們刺殺嬴政,就是對嬴政這個皇帝最赤裸裸的背叛!
這一點,作為影密衛統領的章邯很清楚。
但他還有另一種看法:
“大人,可是這兩個人就算死了,皇帝陛下他的心情只怕也……”
怒火這種情緒,顯然不是那麼容易消除的。
古尋當場把人殺了,未必就能消掉嬴政的怒火,在章邯看來,反而有可能導致皇帝的怒火延伸的更遠更廣。
“我說了,有得必有失。”古尋不以為意的回道,“我們不可能總做到兩全其美。”
“殺或者不殺,皇帝的怒火都不可能就此消散,只是一種選擇罷了。”
章邯沉默了片刻,然後問道,“那我們現在該做什麼,大人?”
對於章邯而言,讓他破案,讓他抓人,讓他保護人都可以,這些他都擅長,但是現在這些都沒有。
刺殺事件完全沒有可調查的地方,一切都清晰明瞭……不明瞭的地方也查不出任何線索。
現在的安保工作也不需要章邯多費心,按部就班的來即可。
至於抓人……參與刺殺的叛逆分子數量太多,還都是難纏的角色,就算是章邯一時間也是沒頭緒的。
他什麼都幹不了。
古尋抿了抿嘴,然後回答道,“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讓泰山封禪的事順順利利完成。”
“已經發生的事無從彌補,想要抹消皇帝的怒火,只能從下一件事開始。”
“我明白了。”章邯很懷疑這是否能奏效,因為趙高不會坐視事態好轉,但還是點頭領命。
反正他也沒別的事可做。
………………
與此同時,車隊中。
伏念也在和張良談論先前的刺殺。
“你覺得這是一個巧合嗎?”伏念語氣低沉的向張良問道。
說是問,他的語氣卻並無任何疑惑的意味。
張良嘴角含笑,永遠是一副溫潤君子的樣子,輕聲回道,“巧合與否,都已經不重要了。”
“大師兄,現在重點是,接下來我們該怎麼做。”
伏唸的手指無意識的點動著,永遠方正平和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疲憊與無奈,嘆聲說道,“步步緊逼……竟如此容不下儒家嗎?”
張良笑容不變,淡定的回應道,“沒有容不下,只是儒家太顯眼了,也太好用了。”
趙高針對儒家,並不是敵視儒家本身,甚至對儒家的惡意還不如對農家的。
儒家對趙高來說就是個一次性工具,到了該用的時候直接用掉就完事了。
現在趙高就是想要用掉這工具,確實不含惡意。
但對儒家而言,被用掉卻是個滅頂之災,必須想辦法避免。
當然,對儒家來說最致命的問題不是趙高要把他們用掉,而是他們自己根本沒意識到這件事……也可能是意識到,但沒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