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接著忽悠(第2/4頁)
章節報錯
“可現在情況不一樣,墨家的狀況尚算平穩。”
“前往泰山是一個帶有危險的任務,是一種主動進攻的行為,而非被動防守。”
“這種時候,身為墨家領袖的你必須要確保大局穩定。”
讓張良一連串嘴炮轟的有點暈的天明想了一下,反問道,“我該怎麼保證大局穩定呢?”
“很簡單,確保墨家不會在這個時候再換一任鉅子。”
“墨家的穩定,就是大局的穩定,這對任何一個組織而言都是如此,所以刺殺嬴政才會那麼重要。”
“……”天明陷入了沉默。
按照張良的說法,他留在桑海,保證自己的安全才是對的。
天明也覺得他說的有道理。
可他內心真正想做的,是親自去泰山。
想做的事和正確的事起了衝突,這讓天明很糾結。
他耷拉著腦袋,懨懨的說了一句,“這……我琢磨琢磨。”
&no去了。
盜蹠湊到張良身邊,笑嘻嘻的拿胳膊一撞他,“還是子房你有辦法啊!”
張良溫潤一笑,維持著謙謙君子的風度說道,“天明只是一腔熱忱,想要幫助所有人罷了。”
班大師無奈的搖了搖頭,嘆聲道,“我們也都知道天明是好意,只是……”
人力有時窮,很多時候他們必須顧全大局。
事關天明這個墨家鉅子,逍遙子不像張良和天明有私交,不好發表看法,朝眾人說道:
“我去看看他。”
之前他就說過要檢視一下天明的狀況,班大師等人也沒說啥,點了點頭示意,目送他跟著天明離開。
天明這個插曲過去,班大師看著張良,說回正題:
“子房啊,小聖賢莊那邊,我們有什麼幫得上嗎?”
張良臉上的笑意稍淡,搖了搖頭回道,“儒家的麻煩,恐怕誰都幫不上忙。”
隨著時間推移,羅網的手段也逐漸浮現出水面了。
和農家之局差不多,儒家這一局,也是陽謀。
農家六堂都想要坐上俠魁之位,可俠魁只能有一個人,所以他們必須鬥起來。
儒家現在也差不多。
利益是有限的,人相對而言卻要多得多,而且每個人都想攫取儘可能多的利益。
至於後果……刀子不砍到頭上,有幾個人會在乎呢?
更奇妙的是,農家當初自襯是所謂的江湖第一大幫,有著十萬弟子,根本百無禁忌,所以內鬥不考慮外部情況。…。。
而儒家,似乎也沉浸於所謂的天下顯學之稱不可自拔,覺得不管自己再鬧騰,都不會引來真正的禍端。
此時此刻,恰如彼時彼刻。
不過兩家情況也不是完全一樣,比如說……儒家的蠢貨遠比農家多的多。
畢竟後者只是六堂堂主之間的鬥爭,六個人都是蠢貨也才個位數。
儒家就不一樣了,什麼樣的傻嗶都有可能發言。
這種豬隊友鋪天蓋地的局,別說是張良,就是孔夫子復活也未必能帶的動。
現在這種情況,小聖賢莊想自保,無非就是縮起頭來裝不知道,寄希望於自己不會被波及,不然就是積極活躍起來,主動靠近帝國,以期和儒家的部份傻嗶切割開。
因為古尋的建議,伏念最終選擇了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