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現在敵人情況不明,實力不詳,他也不敢貿然行動。

沉悶的聲音這時再次響起,“大梁披甲門,典慶!”

話音落下,季布英布也看清了這位不速之客的長相——這是一個站著軀體幾乎跟窗戶差不多寬的‘巨人’,大腿幾乎比常人腰都要粗衣著簡陋,下半身隨意的圍著一圈粗布麻衣,上半身更是隻綁著一面護心鏡(純擺設)。

而且這個人高近一丈,站在窗邊,他們倆只能透過窗戶上沿看見半拉厚實的下巴,全臉還看不見。

不過,儘管看不見臉,但對方自報的家門,兩人確實知道的。

“魏國的披甲門……不是早都沒了嗎?”英布下意識的反問了一句。

季布跟著說道,“典慶……我對這個名字有印象,是當年魏國未滅之前,披甲門的首領。”

“我曾隱約聽聞……你早已投效了帝國!”

英布一聽這話,對典慶更加戒備。

他們兩個楚國舊將,顯然並不歡迎帝國的走狗。

典慶沒有回應兩人的疑問,窗戶沿下的下巴下沉了少許,大概是他垂下了腦袋,看角度,或許是在觀察床上的小女孩。

“回答我的問題。”典慶寡淡低沉的聲音響起。

英布肯定不會乖乖回答,肅聲反問道,“你出現在這裡,到底想幹什麼?”

典慶沉默了少頃後,甕聲甕氣的回答道,“我是為了這個孩子而來……沒有惡意。”

“她到底怎麼了?”

“哼!”英布冷哼一聲,冷冷的回道,“我怎麼不知道,這孩子和魏國披甲門,或者帝國走狗之間有任何關係!”

典慶再次回應道,“我受公子扶蘇之令而來。”

扶蘇!

這個名字一出現,季布眉頭一皺,眼神中閃過驚詫和莫明。

扶蘇的名字,對於他們兩個楚國舊將而言當然不陌生,甚至可以稱得上記憶猶新。

這並不是因為對方帝國長公子的身份,而是因為對方和昌平君熊啟的關係。

在許多楚人看來,項燕後來的大敗,楚國的滅亡,都與有著楚系血脈的帝國長公子扶蘇,親自處決了他在陳地掀起叛亂的親舅舅——昌平君熊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如果不是扶蘇平定了陳郢之亂,得到昌平君這支奇兵協助的項燕一定能夠一舉重創李信大軍,而不是簡單的將之擊退。

而受到重創的秦國,之後還能否一舉擊潰楚國主力,擊敗武安君項燕,也就成了未知數。

怎麼說呢,這邏輯鏈不能說沒道理,因此許多楚人就此怨恨上了扶蘇,哪怕後來扶蘇極力約束了昌平君叛亂之事的波及範圍也沒用。

英布和季布兩個人倒是都沒把賬全算到扶蘇身上,身為軍中大將的二人很清楚,那場滅國之戰中,扶蘇所造成的影響其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大。

當然,兩人對=扶蘇肯定也不會有什麼好態度。

現在扶蘇突然派人出現在他們倆面前,讓季布有些搞不清楚狀況。

相較之下,英布似乎想到了什麼關鍵之處,臉色變得很難看,眼神中浮現出一層擔憂,以及更為濃重的戒備。

他也搶在季布之前開口問道,“扶蘇……他為什麼會把你派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