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臣下推測,這些叛逆分子之所以能齊聚桑海,藏匿起來圖謀不軌,很可能是得到了某種支援。”

“相國大人的意思是……”扶蘇狹長的雙眼中閃過一絲瞭然,似乎猜到了李斯的意圖。

李斯低垂著腦袋,完全不去觀察扶蘇的態度,自顧自的講述道:

“墨家如今已經是窮途末路,楚國項氏更是多年流亡,蓋聶不過一介劍客……”

“如果背後沒有得到足夠強大的支援,又如何能夠興風作浪?”

“呼……”扶蘇吐出一口氣,鬆了鬆自己的肩膀。

果然,李斯的目的還是儒家。

桑海這個地界上,能給叛逆分子提供支援的勢力,你能找出來第二個嗎?

你乾脆直接報儒家掌門的身份證號好了!

而且李斯的理由也很扯澹。

墨家被徹底打成叛逆分子後,勢力是一夜銳減,但畢竟是曾經的天下顯學,還是有家底的。

俗話說的好嘛,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破船還有三斤釘。

真不至於沒有其他勢力的支援就活動不下去的地步。

項氏一族也差不多。

當然他們流亡多年,實力下降的肯定更嚴重,但人家現在不是跟墨家攪和在一起呢嗎。

至於蓋聶……對,他就是一介劍客,這一點李斯說的一點不錯——如果李斯能當著他的面說就更好了。

李斯這麼說話,基本上就是要硬往儒家身上潑髒水了……雖然儒家確實不乾淨。

不過扶蘇看破了歸看破了,他卻也沒有立場去強行阻止李斯的行為。

雖然他的推論很牽強,很扯澹,但是……也不能說就完全不對。

多少還是有可能的,對吧?

李斯作為相國,考慮各種情況也算是分內之事,扶蘇總不能直接反駁說他是在瞎扯澹。

“所以……相國大人指的是?”扶蘇只好順著他的意思問道。

“諸子百家中門生最廣多,勢力最強,名望最高的……儒家。”

“桑海地區,恰好就坐落著集中了儒家最多力量的小聖賢莊……唯有它,有這個能量。”

圖窮匕見……燕國地圖還特別的短。

扶蘇眉頭一挑,平靜的回應道,“儒家讀聖賢之書,廣傳尊王親君之道,父皇也一向重視小聖賢莊。”

“相國如此推斷,可有憑據?”

扶蘇不能明確反對李斯的說辭,但也不能因為這點荒誕的推斷就認可。

一切都要落到證據二字上……雖說按照有罪推論的方法去找證據,屬於照著彈孔畫靶心,根本不靠譜。

好在帝國也不是什麼法治社會,這麼做不算壞規矩。

李斯聞言躬身行禮,語氣平靜的回道,“臣下,正在蒐集證據。”

“聽相國的意思,是……已有頭緒了?”扶蘇覷眼看著低垂腦袋的李斯,輕聲問道。

“是有一條線索,不過……”李斯語氣一變,有些為難的回應道。

聽到這個轉折,扶蘇的嘴角泛起了笑意,知道李斯找自己的重點來了。

只是調查儒家的話,李斯仍然沒必要特意知會他。

或者說,知會他反而有可能妨礙到李斯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