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七章 征討不易(第2/3頁)
章節報錯
古尋兩手一攤,擺爛肩,“那招降的事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天澤只是和我有一些合作,又不是我的傀儡,不給他實權,他不可能願意投降的。”
李斯心裡也有數,天澤投降帝國固然會失去自己的地位和權力,但也並非完全沒有好處。
不僅有,而且很大,很重要。
“如果天澤願意投效,並且沒有過分的要求,至少帝國可以保證他的性命無虞。”李斯語氣平淡的說出了帝國能給予天澤的最大好處——他的小命!
“照國師所說,這天澤不是個昏聵的蠢人,應該明白,對於帝國而言,想要攻佔整個閩越,不過須臾之間而已。”
“他願降,失去的只是地位權力,他不降,失去的可遠不止這些。”
古尋沒有反駁,事實確實如此,不過要是這樣就能讓人家心甘情願的交出權力,那春秋戰國幾百年也就不用打仗了,大家坐一起比比實力,然後弱的投降就完了。
事關權力,不真正打過,誰會輕易放棄?
“廷尉要是這麼說的話,那這事你自己去辦就好了。”古尋很無所謂的聳了聳肩,果斷放棄,“也不需要特意找我多此一舉,反正看天澤自己能不能理清狀況就是。”
李斯沒有對古尋的態度感到不快,臉上依舊帶著微笑,認真的回應道,“國師言重了。”
“不管如何,國師和天澤有交情在,說出的話對方肯定也更信服,還是由你去和他闡述箇中利害,最為有效。”
既然李斯都這麼說了,古尋也不再拒絕,點點頭,“沒問題,回頭我就派人去聯絡他。”
天澤的事,到此算是暫定下來。
當然,勸降這事就像談判,三言兩語就可以定下計劃的開始,但實際過程,卻往往是個水磨工夫,需要大量的時間去商定雙方的條件。
哪怕嬴政定下了不能留給天澤軍政自主權的基本底線,可商議的餘地依舊還是很大,需要慢慢來。
好在征伐百越還需要相當一段時間的準備,談判的時間有的是。
古尋看著李斯,笑著問道,“那麼,廷尉大人還有什麼需要我配合幫忙的嗎?”
李斯聽到古尋這故意調侃自己的問題,渾不在意,樂呵呵的立馬跟著回答道,“確實還有。”
“國師之前也說了,嶺南環境苦惡,道路阻塞,帝國大軍想要打入百越,可謂艱難重重。”
古尋斜眼看向李斯,直言道,“李大人就不要兜圈子了,說重點!”
“呵呵,我曾聽聞,國師的商隊為了方便往來於中原嶺南,特意組建了一支海上船隊。”
“啊,你原來是盯上這個了。”古尋恍然大悟。
船隊,他確實有一支。
當初和墨家關係破裂,百越的路也就修不下去,古尋嘗試過找公輸家族幫忙,可惜沒成功。
公輸仇本人十分願意賣古尋人情,無奈分身乏術,公輸家人手嚴重不足,只能推掉。
當時秦國還在持續對外戰爭,公輸家需要打造大量的機關獸,並且在戰場上進行操縱,佔據了他們絕大多數人手。
剩下的人,也都忙著製造蜃樓這個世紀大工程——因為東皇太一的仙山之說,嬴政命令公輸仇設計了蜃樓這座海山鉅艦。
修路的事,公輸家只能提供合用的機關獸,卻抽調不出來人手操作。
古尋沒辦法,也只能採取他手裡最後的方案——海運。
在這個河運都幾乎不存在的時代,海運甚至都算不上是個詞彙。
雖然吳、齊、燕、魯等當年的臨海國家都曾製造過海船,甚至吳王夫差還以海船運兵攻打齊國,不過用在商業運輸上,還從來沒有過。
因為成本過高,而收益又太小。
尋常商人哪裡組建的起一支海上船隊?
能組建的起的人,也不會執著於非得透過海運運輸,走陸地不好嗎?
說到底,中原諸國的海岸線,其實沒多長,加起來也不過和百越之地半斤八兩,走路地運輸同樣不麻煩。
更何況海上還要冒額外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