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承受不住。

不過臨時用一下走兩步還是沒問題的,就像現在。

剛才他親眼目睹了天明和少羽的分道揚鑣。

用這個詞或許不太準確,畢竟從兩個少年人的主觀意願來說並沒有真的分道的意思,只是暫時因不可抗力分開行動一段時間。

不過……不可抗力這種東西在大多數的人生中都是很常見的,逼迫著人走向他所不願意卻無可奈何的歧路。

少羽和天明二人也不例外。

「王道……俠道……」

古尋唸叨了一遍這兩條路所代表的意思後,不由含笑搖了搖頭。

他前世……姑且略稱為前世吧,看動漫的時候就一直糾結於一個問題——秦時的結局會如何?

如果說天明少羽他們是主角,那這個故事的結局豈不是註定是個悲劇?

雖說歷史為骨,骨質疏鬆,但骨質再疏鬆,形狀也不會改變。

人骨再怎麼也是人骨。

同樣,歷史的大致脈絡也不會改變。

主角之一的少羽最終的結局便是垓下之圍,烏江自刎,捎帶著還有另一位也算是主角的石蘭陪著他一起死。

那天明呢?

他並非真實歷史人物,無從得知確切如何,但……考慮到張良的存在,以及墨家的行事風格,他大概會和少羽分道揚鑣。

真正的分道揚鑣,就此異路,甚至成為敵人。

這無疑也是悲劇。

現在親身來看,古尋不得不說,或許一切早已在禁地之內就埋下了引子。

又或許該說,在這個真的存在命數一說的世界裡,命運真的早已為人所窺探到了一角?

否則墨家禁地之內怎麼會恰好存在這樣一條抉擇之路,而這對夥伴又怎麼會遇上這條完美契合他們各自的抉擇的路呢?

也許……都是前人的安排。

當然,古尋不信命數一說。

倒不是他相信什麼我命由我不由天之類的傲天發言,只是所謂的命數對他壓根沒意義。

照歷史來看,未來是劉邦和項羽爭天下,但他現在隨時可以弄死劉邦——百分百保證能弄死。

這命運不就改變了嗎?

除非劉季不是劉邦——這也不成問題,劉邦什麼時候冒頭古尋什麼時候再殺也不麻煩。

什麼,你說這個世界裡的命運就是劉邦會被古尋殺死?

那更無所謂了。

對古尋來說,如果命運是完全順著自己的意思來發展的話,他並不介意順從命運。

他總不可能跟自己的想法對著幹。

為了反抗命運而反抗命運就大可不必了。

不過因為古尋的存在,或許這俠王也沒了它原本所隱含的意義了。

天明和少羽的命運,註定要因為古尋的所作所為而發生改變,差別只在於或多或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