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子期,石蘭,以及蜀山部落上下所有十二歲以上,二十歲以下的青少年們,全都在大長老的強行安排下,離開了蜀山。

沒有另外安排護送的人,因為這些人裡,本就有著不少身手上佳的青年人,甚至還有一些虞淵護衛,理論上足夠保護自己了。

剩下的族眾中,婦孺老人也都被大長老安排著暫時生活在一起,並被命令不許參加戰鬥,哪怕敵人打入蜀山了,也只管乖乖投降,不要反抗。

至於他們是否會服從命令,大長老並不擔心。

這批人,要麼年老體衰本就無力戰鬥,要麼就是有孩子需要照顧,無法舍下自己的孩子去拼死反抗。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這批人手同樣難以翻山越嶺,安然無恙逃出岷山,所以沒有被直接安排離開——此時秦軍堵在了相對最平坦的一條出山之路,使得蜀山的人不得不走一些更崎嶇難行的野路。

最後跟著大長老身邊,能夠參與戰鬥的基本都是二十歲到四十歲的壯年人了。

說實話,他曾經考慮過徹底放棄抵抗,向帝國屈服,不過還是在扶桑神木的光輝下放棄了這個念頭。

蜀山可以為了延續存在,保留火種而送走青少年們,可以讓老弱婦孺放棄抵抗以避免無謂的死傷,但是蜀山不能真的拱手將守護了上千年的扶桑神木讓與旁人,尤其是當推動這一切發生的幕後黑手和陰陽家有關的時候。

他們當然無力和帝國對抗,但是反抗可以失敗,卻不可以不反抗。

………………

壓抑下離別的悲傷,重新拾起抗爭的鬥志,大長老身邊最後留下的一千多人的守備隊伍,繼續做著防禦秦軍進攻的準備。

其實能做的也不多,就是提前設定一些算不上精巧的陷阱,最多拖延一下秦軍的腳步,造成不了多少實際傷害。

在這個時候,蜀山大長老和石清卻並不在防守隊伍裡,而是悄無聲息的離開了山陽面,前往虞淵封印所在。

他們兩個人都很清楚,神樹註定是保不住的,而一旦神樹出事,虞淵封印必有大變,他們必須時刻看守著那裡,並且做好鎮壓封印的準備。

一旦失去了神樹神力的庇護,虞淵護衛反而會成為絕對不能靠近虞淵封印的一類人,因為他們會在極短時間內被完全侵蝕。

這個時候,蜀山上下唯一能壓制封印的,就只剩下大長老和身為蜀山公主的石清了。

當然,代價……很大,不過他們沒得選擇。

至於部落裡即將到來的戰鬥,兩人的價值反倒不大,他們既不懂指揮什麼的,也不需要他們在現場提振士氣,相較之下,還是看守虞淵封印重要。

一段不短的路在大長老二人急切的腳步下,沒有花多長時間便走完了。

當靠近那座已經非常熟悉的八角冰臺,森森寒氣沁透二人的面板,幾乎凍徹心扉的冷意猛然灌入二人腦中,讓他們有些焦躁不平的內心緩和了幾分。

兩人沒有繼續靠近冰臺,因為他們受不了那幾乎可以冰凍靈魂的冰魄寒氣。

蜀山上下誰也受不了,也正是因此,再加上經過一段時間觀察後,虞淵封印的情況確實穩定下來了,大長老後來才不再安排人看守。

兩人就那麼遠遠的觀望著八角冰臺,安靜的等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