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一章 師徒談話(二)(第2/2頁)
章節報錯
古尋失笑搖頭道,“扶蘇,這理念方針,不是數字加減,一加上一便得到了二。”
“人治加法治是很好,但是個中分寸該如何把握呢?一方若是過多了,另一方的作用很可能會被壓制埋沒,失去意義。”
“況且思想理念是思想理念,實際情況是實際情況,時移世易,變幻不定,究竟合不合適還要因時制宜。”
“你方才覺得聖王之理更好,但是事實上在周王室沒落後的數百年來,所有強盛一時的國家幾乎都和法家改革脫不了關係。”
“你們秦國,更是靠著商鞅變法才一掃頹勢,雄踞關中上百年,壓的山東六國喘不過氣來。”
扶蘇有些明白,但又有些不明白,迷糊的反問道,“老師的意思是,現在法家的法治才是更合適的?”
古尋搖了搖頭,“對你來說,重要的不是法治合適亦或人治合適,而是你得明白為什麼合適。”
“伏唸的‘內聖外王’也好,又或是我那位好友的‘以刑止刑’也好,都是為臣之道,而非為君之道。”
“扶蘇,你雖然並非嫡子儲君,但這王位,遲早是你的,所以你更需要思慮的還是後者。”
儘管眼下就師徒兩人,話說得露骨直白一些無妨,但突然聽到這個話題,扶蘇還是很無奈的唸叨了一句,“老師,您這話說的……”
出身王室,即使尚且年少,扶蘇也知道這儲君王位之事的敏感。
他只是長子而非嫡子,自家老師這麼說未免太過篤定了。
古尋卻滿不在乎的一揮手,“扶蘇,雖然對你而言還有些早,不過我明確的告訴你,你父王的位置,遲早有一天是你的,也一定會是你的。”
嬴政會不會把皇位傳給扶蘇?
不重要,如正史一般傳給扶蘇也好,還是出什麼意外傳給別人也好,反正嬴政死後,最後登上帝位,統掌乾坤玉宇的一定是他古尋的學生。
“老師……”扶蘇聽到古尋如此鏗鏘肯定的話語,一時有些失神,說不出話來。
古尋再一擺手,“不用多想旁的,這話出的我嘴,入的你耳,記住就好,咱們接著剛才的說。”
“法家改革能使國力強盛的緣由,我日後再與你細說,現在就先簡單的說一下。”
“法家改革的表象結果,往往就是將除君王外的其他貴族階級手中的利益奪走,一部分收攏回君王手中,一部分則分潤給百姓。”
“這是法家改革往往能在短時間內立見成效的主要原因,當然,如此會得罪貴族階級,這也是改革者往往不得好死的主要原因。”
“同時還會有種種施政主張,改變現有的利益分配方式,這是保證後續能持續增長國力的根本。”
“相較其他實行過法家改革的國家,秦國能始終強大,就在於商鞅人亡政卻不熄,而其他國家往往會在一時的聲勢過後,就草草落幕。”
------題外話------
脖子扭了,只能歪著頭打字……
好疼啊!
好疼啊!
好疼啊!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