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郊外平坦的官道上,屬於長公子扶蘇的豪華馬車,在一眾禁軍精騎的嚴密保護下,向著東方疾馳而去。

馬車輪急速滾動的轟隆聲下,隱約可聞些許交談的話音。

而馬車之內,赫然坐著兩個人。

秦國長公子扶蘇,以及他的老師, 秦國國師古尋。

月前,秦王所下的命令中,並未提及古尋會一同隨行。

所以古尋現在屬於內臣擅自離都。

可惜國師只是個虛銜,並無實職,太子太傅更是不用說,都沒太子,他想往哪跑純屬個人自由。

這也是古尋故意所為, 打算一定程度上迷惑一下旁人。

當然,已經被他坑過一回的某人是否還會上當就是個未知數了。

不過他也不是很在意, 成或不成都無所謂。

這幾乎已經是一場明牌局了,熊啟是否會發作,就看他是否認為自己有成功的把握。

古尋倒是已經打定了主意,要是熊啟見勢不妙,決定放棄計劃,那他就暗地裡幫他添一把火,上上勁兒。

身為上位者,豈能半途而廢?

你不想繼續,那就讓古某來幫你一把。

反正這一局,你熊啟必須死, 而且必須死在扶蘇的手裡。

中國自古以來最看重的就是宗族親緣,不管如何,熊啟都是扶蘇的舅舅。

若熊啟只是楚國的宗室子弟, 和秦國本就不在一路也就罷了, 畢竟七國之間最不缺的就是姻親關係,理都理不清。

但是熊啟是一個秦臣, 一個兢兢業業, 忠心耿耿十幾年的秦國重臣,百官之首,他的背叛勢必給扶蘇帶來極為嚴重的負面輿論影響。

古尋倒是不覺得些許輿論能左右自己的謀劃,不過嘛,自己的學生,自己心疼,何苦讓他揹負這些沒來由的指摘呢?

正好,也能借此機會,讓扶蘇更進一步的成長一些。

車內,古尋掛著溫和的淺笑,看著自己這個已經十二三歲,個頭高長的學生,“看來你沒有放下武功的修習,身體倒是越發壯實了。”

這年頭,旁人保護的再好,都不如自己實力強來的有效。

原劇情裡,扶蘇可是遭遇過三次危機。

上來就被一幫不入流的流匪劫掠,還是靠天明這個半大小子和荀子這位垂垂老朽才倖免遇難。

然後又被羅網安排了一場刺殺,雖然只是虛驚。

最後,在北地,蒙恬十萬大軍都沒能保護好他, 成功中毒,暫時下線。

可以說是多災多難了。

古尋不認為這是倒黴,身為長公子,帝國權力的最關鍵一環,他所遭遇的一切,都絕非偶然。

不過這個世界裡,誰在想隨隨便便算計自己這個學生,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扶蘇聞言,抿嘴一笑,和聲回應道,“勞煩老師掛心,學生不敢放下老師的教誨。”

再一次被遣往戰場的扶蘇,已經沒有了第一次時心中的忐忑與迷茫,神情心態都頗為淡定,不過對外界的好奇依然還在。

古尋不去控制自己的身軀,就讓它順著馬車的晃動,一搖一擺,感覺頗為舒適,嘴上則略過了武功這個話題,轉而對學生說道:

“你可知道,你父王此次為何要特意派你前往陳郢督戰?”

扶蘇眨了下眼睛,沉吟一下後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