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趙國內部民心浮動,動亂頻生,但是在李牧司馬尚二人的堅守避戰的策略之下,還是沒能取得理想的戰果,局勢再度陷入僵持。

時間無聲無息的來到十一月,寒冬再次來臨。

僵持不下的秦趙之戰再次偃旗息鼓。

然而秦軍退而不散, 顯然並未就此罷休,只待來年一開春就要再戰。

而經歷了嚴重旱災的趙國,一個冬天的時間根本緩不過來勁。

等到戰端再啟,只怕趙國上將軍李牧有天大的本事,也難以為繼了。

………………

次年,秦王政十八年,二月初春,凜冬退散,春回大地。

休整了三個月的秦國大軍再一次運轉起來。

一如往昔,王翦和楊端和兩位主將繼續南北夾擊hd。

而李牧和司馬尚也繼續分頭堅守頑抗。

戰場局勢延續著過去的焦灼,似乎李牧還能再一次打退秦軍。

然而,真的還有可能嗎?

秦國,章臺宮,朝會大殿。

秦王嬴政及文武百官正在商議滅趙之策。

趙國如今頹勢畢顯,敗亡只是遲早的事,但秦國自然希望這一天到來的越快越好,畢竟秦國的糧草軍需也不是無窮無盡的。

國尉繚站於殿中,率先提議道:

“老臣認為,趙軍之勢,皆在於上將軍李牧,此時當使離間之策,分化趙王遷和李牧君臣。”

嬴政端坐在王座之上,微微頷首。

離間計,也是王翦呈送回來的密報之上提出的計策。

“國尉打算如何做?”

尉繚行禮回道,“就臣所知,趙王遷對上將軍李牧不滿已久,此時趙國國內局勢動盪,只需稍加推波助瀾,便可不攻自破,使君臣二人反目。”

“至於辦法,無外乎收買趙王近臣和散播謠言兩個途徑罷了。”

“此計可行。”嬴政點點頭,“國尉,此事就交由你協助王翦去辦,務必儘快擊潰趙軍。”

“臣領命。”尉繚聞言躬身退下。

之後,嬴政將目光轉到了突然又來上朝的古尋身上。

就他所知,除非有事,否則自己這位國師可是從不來上朝的。

“對國尉之計,國師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