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四章 一血(第1/2頁)
章節報錯
古尋看著桌上的長虹劍,輕聲說道:
“長虹劍……是七劍之首。”
“而七劍,既代表著七把曠世神兵,也代表著我的七位昔日摯友。”
“我將七劍的武學傳下,也是為了懷念它們。”
“這樣嗎……”扶蘇人小鬼大的沒有去問老師的舊友都去哪了,只是默默的在心裡感慨了一聲。
古尋自顧自的繼續說道,“長虹劍代表著勇氣, 而這也是我希望你能夠擁有的一種品質。”
“生於此世,所有人都要不斷地做出選擇,並承擔後果。”
“日後會成為一國之君的你,更是如此,並且你所承載的,遠不止是你一個人的命運,而是治下無數百姓的未來。”
“我不希求你成為一個仁義聖君,但是永遠不要喪失承擔責任的勇氣。”
扶蘇順著自己老師的目光,看向散發著陣陣熱意的長虹劍, 鄭重的點了點頭,儘管……他的心中還是充斥著迷茫。
………………
同年四月,秦國左庶長蒙恬率軍進攻趙國北部三郡,只花了一月之功,便不費吹灰之力的將九原、雲中、雁門三郡納入了秦國的版圖,並憑此功進封右庶長。
趙王遷無力抵抗秦國,卻也不願平白丟失國土,於是……便把主意打向了另一個關係不好的鄰國——燕國。
如同秦軍攻趙一般,趙國也輕而易舉的佔據了燕國上谷郡三十座城池。
秦國內部由此產生了爭議,一部分的激進派官員決議趁機揮兵進攻趙國,攻城掠地,將之一舉亡國。
而另一部分則認為此時還不是發動滅國之戰的時機,不宜輕動大軍。
最後趙國割讓了從上谷郡奪取的十一座城池給秦國,以換取了兩國的暫時和平。
有趣的是,這場割城議和,是由一個十二歲的小兒出使趙國促成的。
可惜其人雖有功,卻在返回秦國的過程中不知所蹤,其親族也因為他逾期未歸, 而慘遭夷滅——以一稚子之身,想要換的秦王的同意出使趙國,總是要給出一些擔保的。
嬴政固然可惜這樣一個人才,但是秦律嚴苛,他立了軍令卻逾期未歸,也怪不得旁人。
至於各方勢力在其中的推波助瀾……還輪不到他這個秦王去體諒下臣。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甘羅的表現雖然不錯,但在嬴政看來,也就那樣吧,談不上不可或缺。
而趙國的割地退讓也並沒有換來多麼長久的和平。
同年八月,趙國全國大旱,國內一時缺糧,民心浮動。
秦國得知後,當即再一次派出重臣,上將軍王翦陳兵太原郡秦趙邊境,兵鋒直指趙國都城HD。
就在趙國上將軍李牧防備王翦大軍之際, 一個山東六國沒料想到, 但在大多數人心中也有數的事情發生了。
秦國內史, 平陽重甲軍主將內史騰突然率兵南下, 渡過黃河,直襲韓國都城新鄭而去。
而喪失了絕大部分國土,兵力衰微的韓國則派出了老將申犰,勉強湊出了一支五萬人的新舊混合的軍隊,開進了位於洧水南岸的韓軍舊營。
然而大營還未徹底修葺好,三萬平陽重甲軍便趕至洧水河畔,直接壓了上來。
毫無戰力,亦毫無戰意的韓軍當即潰敗,戰線全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