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嬴政點名叫自己,一直閉目佇立,好似睡著了完全沒聽見剛才嬴政和東皇太一談話的蓋聶終於睜開了眼睛。

雖然對於嬴政和陰陽家的謀劃他竭力撇清,但嬴政既然問他了,他也不會含糊敷衍,沉聲回道:

“臣覺得,如此處置,國師回來後恐怕不會接受。”

嬴政微微頷首,對此並不反駁,只是反問道,“那蓋先生覺得,等他回來,或是現在就召他回來,就能得到更好的結果?”

“這……也未必。”蓋聶遲滯一下,不確定的回道。

古尋雖然平日看起來很正常,處世態度甚至於偏向和善——儘管只針對於他願意親善的人,但骨子裡卻是充滿了自傲,不願意接受旁人擺弄的。

這種人蓋聶見的很多——他現在的主君嬴政,他的師弟衛莊,乃至於他自己都是這樣,只不過他平日表現的謙遜內斂。

這類人在面對他們在意的事物時,是不會後退半步的。

比如嬴政追求的大業,衛莊執著的勝利,又或者是他自己所渴望的那種世界。

而古尋,在蓋聶看來,他在乎的最簡單,就是人而已。

但也就因為此,無論是選擇先斬後奏,還是選擇好言商議,恐怕都難以得到一個令雙方都滿意的結果。

總而言之,進退維谷。

而蓋聶之所以在一開始的回答中偏向於古尋,是因為他和古尋一樣,對嬴政追求長生這件事十分不認可。

他甚至比古尋更為排斥這種無稽之事。

正因如此,他打心底覺得嬴政根本就不該為了東君而和古尋鬧出齟齬。

嬴政心裡對蓋聶的想法也有數,不再多問。

至於他會放棄之前的打算嗎?

顯然不可能。

他是秦國的王,對他有用的人,他自然會盡量去顧及對方的情緒,但也只是在不影響他的前提下儘量而已。

古尋對他確實有用,也僅此而已。

莫說是古尋,就是為秦國開疆拓土,戰功赫赫的那些能臣武將,在這種事情上也得是他們對他這個秦王讓步。

還是那句話,王權至高無上。

蓋聶見嬴政不說話了,心中暗歎一聲,身形再次漸漸的隱匿不見。

他覺得這件事發展下去,恐怕不會盡如嬴政的意。

………………

東皇太一從章臺宮趕回神都九宮後,也收到了月神發回的急信,知道了情況究竟如何。

對於月神等人沒能當場擒下焱妃,他自然很失望,不過也沒有太執著於無謂的情緒,緊接著就開始安排接下來的行動了。

主要分為兩部分:

其一,是安排人盯住燕丹,並按照接下來的行動結果判斷,倘若計劃來不及在短時間內重新進行,就先想辦法給燕丹一個合理的‘結果’——比如緋煙沒能擺脫陰陽家的圍剿,身亡了——以此暫時終結掉現在的計劃,令等下一步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