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也跟著說道:

“王齮所提出的計策,雖然可行有效,但是卻讓我們處於被動的境況中,而讓他佔據了主動,倘若他無惡念,則尚公子您無憂,但若是有……”

兩人的話都在側面表達著他們各自的意見——王齮大機率有問題。

“有問題……為什麼呢?”嬴政還是想不通,他實在不知道王齮有什麼理由幫著呂不韋謀害自己。

“先不管他這麼做的動機,咱們應該想一下他會怎麼做。”古尋出言提醒道。

他可沒興趣在嬴政根本猜不到答案的問題上浪費時間。

王齮要殺嬴政的這個扯淡理由,他甚至連用語言引導都不知道該怎麼引導。

為白起報仇,你不殺昭襄王,你殺嬴政幹什麼?人家那時候才一兩歲!

柿子挑軟的捏是吧?

簡直離譜!

李斯分析道:

“平陽重甲軍整體肯定不會參與謀逆之事,王齮最可能倚靠的就是他的三千親兵。”

“眼下我們和中軍大營完全分隔開了,孤立無援,只要被他派人圍住,就……呃,理論上就插翅難逃了。”

之所以用理論上,是因為存在古尋這個不太講道理的主。

“三千親兵?這麼多?”古尋驚奇道。

電視看多了的他,以為親兵這種存在應該不會太多的,最多就五六百,沒想到竟然有幾千。

李斯又好心科普道:“我秦國軍制所規,五百主及以上將官可擁有所屬兵力十分之一的親兵衛隊,王齮所率平陽重甲軍滿編三萬人,他自然有三千親兵。”

蓋聶平靜的插話道:

“就算是親兵,也不會全都願意跟隨王齮造反,最多隻有幾百親信而已。”

“幾百人?王齮應該能夠看出,蛐蛐幾百人可搞不定我們吧?”古尋又問道。

李斯緊接著給出一個答案,“所以他會想辦法讓王……尚公子無法表露身份。”

“眼下真正能佐證尚公子身份的存在,只有李斯大人,或者說是大人你手裡的使臣節杖。”蓋聶將目光偏轉到李斯身上,補充說道。

至於秦王印信,那個東西只有在李斯手裡,讓他親自證明才能發揮效果,尋常大頭兵哪認識那種高階玩意。

“所以你明明可以和尚公子還有蓋聶住一起,卻還是分了個單獨的營帳。”古尋最後說了一句。

嬴政默默聽著幾人一言一語的分析,沒有做聲,一直到古尋說完上面那句話,才含笑問道:

“古先生剛才對王齮一再逼迫,是為了什麼?就算他有問題,單純的言語恐怕也沒法讓他露出破綻。”

嬴政還有半句沒問出來——尤其是你為什麼要用那麼惹人嫌的語氣問?

“我只是想刺激他儘快動手,好讓我解決他,離開軍營,繼續向咸陽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