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尋只當是個尋常的齊王宗室中人,開始指揮這些工匠研究製鹽的事。

臨淄雖然接近海邊,但終究不是真的海濱城市,在這兒研究海水製鹽確實有些麻煩,但是古尋更沒興趣為了這事跑去膠東那邊,反正麻煩的是齊王的人,又不是他。

整個過程比古尋預想的要麻煩不少,但是問題並不多,畢竟也就需要兩樣東西,石灰石和海水,無非就是幾個過濾提純的步驟。

古尋的化學儘管都差不多還給老師了,到底還是有些印象,花了半個多月,成功研究出了一套合格的流程,製出了顏色比較白亮的精鹽。

當然了,做到這種需要的過濾步驟要多一些,估計齊國最後會實際上大量應用的只有前幾個步驟,這也足夠了,不論是產量,還是質量,都已經遠超了齊王建的預期。

所以財大氣粗的齊王陛下付錢付的很痛快,二十萬金,一步到位,分毫不差。

這樣一來,只需要再來不到十萬金,古尋就能夠把七劍全部換出來了。

製鹽期間,古尋也沒忘了醫生的本職工作,成功做成了幾單買賣,輕鬆入賬近萬金。

當然,能這麼快就開始盈利,主要是靠齊王建的面子,古尋特意拜託他來當個託,第一個公開找自己看病,並且如數支付了一千金的出診費,成功的開啟了局面。

當然,齊王建出的那一千金出診費,外加一千金診療費,肯定是的如數奉還了,而豪紳的錢,自然是……全入古尋的口袋,三七分帳是不可能的,永遠都不可能的——如果不是看在自己馬上和他談成一筆大生意,那兩千金古尋都不會奉還,畢竟他當時也是真的給齊王建做了個全身檢查的。

這些看病的人裡不出古尋所料的,真有那麼幾個是打著行賄拉關係的,古尋也不跟他們客氣,雖然都沒啥大病,錢也一分不退。

這段時間裡,齊相後勝出人意料頗為老實,完全沒有招惹古尋的意思。

雖然郭開和雁春君的死,在旁人看來都和古尋沒關係,但是終究看起來有些邪性——他一來人就死了,太巧合了!

古人嘛,難免會相信一些神鬼之說,後勝,以及他的一些狗頭軍師都一致認為,古尋不祥,克貴人,不易接近。

後勝還是很惜命的,也不等他的外甥做些保險措施來限制他,自己就老老實實的半點不沾和古尋有關的事,反正對於他而言只有錢重要,而他顯然不太可能從古尋身上刮到錢,敬而遠之就是最好的態度。

就這樣,古尋難得的享受著輕鬆掙錢的時光,一晃眼,時間來到十二月底,年關將近。

古尋最終放棄了御劍回秦國過年的打算,因為秦國的正月壓根不是一月,而是十月,換言之,兩個月前咸陽就過年了……

這個時間點,對於咸陽的百姓來說就應該窩在房間裡過冬,絲毫沒有熱鬧的氣氛。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古尋覺得大過年的也不適合到處亂跑。

不能團圓就不能吧,分離本就是人生的常態,也沒必要太過執著,姑且就當在這個時間,千里共嬋娟吧。

------題外話------

先秦春節的問題,感興趣的可以查一下,其實很沒趣,主要就是祭祖加拜神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