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邯鄲近況(第2/2頁)
章節報錯
“還有就是,最近邯鄲城都有哪些勢力湧入?”一茬說完,古尋接著問起邯鄲的近況,這也是他找羅網的真實目的所在。
癸丑沉吟思索了一下後,回道:
“回大人,最近一段時間裡,進入邯鄲城的勢力最首要說的就是那位北地軍神,李牧將軍,他的回都,同時帶入了大量的北境江湖人士,龍蛇混雜,一時還難以完全分辨清楚,不過我們的人發現了一位墨家的統領,同時也是我羅網刺殺名單上的人——荊軻。”
“他在李牧回都後不久出現在了邯鄲城裡,並偶然間被我們的人發現了蹤跡,由此可以推斷,墨家一定因為某些原因,有高層來到了邯鄲。”
“墨家……他們的勢力主要不就是集中在燕趙之地嗎?”古尋聽他上來先說了墨家,不由疑惑道。
癸丑聞言解釋道,“墨家的勢力相對更集中在燕國境內,在趙國要薄弱的多,最重要的是荊軻其人一向浪跡於燕國地帶,甚少出現在趙國境內,更不要說趙都邯鄲了。”
古尋微微頷首,接著問道,“那你知道墨家是為了什麼而來嗎?”
“這一點屬下還未查清,不過依照墨家的一貫作風,很可能是為了防備趙王遷對李牧下手而做的安排。”
“嗯,是墨家會做的事。”
見古尋不再繼續問墨家的事,癸丑開始繼續敘述:
“除了墨家以外,城中剩下的就是農家了,不過他們並沒有出現重要人物,實力不夠,暫時無足輕重。”
“如今趙國王位交替,正是敏感的時候,百家各派一般不會摻和進來。”
說起來,諸子百家和廟堂的關聯自然深厚,列國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哪個不是百家出身,不過江湖是江湖,廟堂是廟堂,二者的界限有時含糊不清,有時卻又涇渭分明。
王權交替這種事情,那是隻有七國王族才有資格摻和的,江湖各派倘若沒有合適的藉口就參與其中,就有些犯忌諱了,不合適。
“除了諸子各派外,城中實力最強的就是魏國的披甲門了,作為半官方的江湖門派,他們的出現應該是得到了魏王的授意。”
“披甲門……只有魏國派人摻和了嗎?”
其餘諸國插手趙國的事情實屬正常,這種情況,不添點亂才怪呢。
“屬下暫時只發現了魏國的披甲門,至於其他幾國,可能不會派人摻和了。”癸丑說出了自己的猜測,接著解釋道,“齊國一向很少理會這些事情,大機率不會參與,楚國此時國內也是一片混亂,縱使有心估計也無力,韓國實力弱小,大將軍姬無夜又正在和兩位公子交鋒,無心他顧。”
秦國自然就不用說了,在癸丑眼裡,古尋的出現就是秦國要插手的意思。
古尋一聽,也覺得有道理,不過這樣說來的話,當初齊王建為什麼要插手韓國的事呢?這是原劇情裡沒有的,換言之,只是因為自己?
“魏國派披甲門的人來,目的又會是什麼呢?挑撥趙王遷和李牧的關係,藉此除掉這個趙國的軍神?”
“嗯……屬下覺得,挑撥關係是肯定的,但是他們應該不只是想要李牧將軍死,否則大可不必派披甲門的人來。”癸丑小心翼翼的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