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節杖者,在外就是代表君王,如王親臨。

這也能側面看出此時的呂不韋的權勢是何等的如日中天,秦王不在宮裡,他硬是能派個持節的使臣出來。

韓非見到這張熟悉的面孔,眼中神光一凝,旋即立刻擺出了笑顏。

而李斯停下腳步,節杖往地上一戳,率先開口道:

“秦國使臣李斯,見過九公子。”

“呵呵,李斯師弟何必如此客氣呢。”韓非笑了笑,緩聲回道。

李斯也露出了淺笑,“當日一別,未曾想如此快就和師兄你再見面了。”

“是啊,沒想到啊。”韓非意味深長的回了一句,接著一指房中間的棺材,“師弟要不要先檢視一下上任使臣的屍體?”

李斯聞言,擺動節杖,一步步走到棺木近前,面不改色的瀏覽了一下棺中的屍首,雖然已經經過整理,但是這個炮灰的死相還是很難看,面目猙獰扭曲,死前想必是經受了不小的痛苦。

他只看了這一眼,然後轉身看向韓非道:

“屍體就不必細看了,一切的始末都很清楚。”

“這屋中雖然涼爽,不過也有些過於陰森,師兄要不要和我出去聊聊?”

“呵,好啊。”韓非自無不可,一口答應,然後對張良使了個眼色,讓他先走,跟著就出去了。

李斯和韓非聊天,自然要避開所有人,於是二人晃晃悠悠就走到了附近的一條洧水支流的河岸邊。

這地方空曠,藏不下人。

到了地方,韓非反而先開口問道:

“師弟對這件事怎麼看?”

李斯走動幾步,看向流淌的河水回答道:“昔日秦韓戰於濁澤,陳軫令楚國假意救韓,致使韓國放棄求和,與秦為敵,招惹大禍。”

“眼下,是有人想要重行當年陳軫之故事啊。”

“呵呵。”韓非輕笑了一聲。

自己這個師弟,舉得例子倒是有趣。

陳軫和天澤雖然都是要挑起秦韓紛爭,但目的可不一樣。

天澤是為了借力秦國伐韓以報仇。

而陳軫,他是為了瓦解即將聯合的秦韓兩國,同時給楚國找了個頂在前面的替死鬼。

最重要的是,當年秦韓之所以打起來,可是因為先宣惠王放棄了割地事秦求和,根源在於割地啊……

“當年是韓國誤信楚國,而如今我韓國以誠相待,天澤的計謀又豈會得逞呢?”

“以誠相待?”李斯嘴角勾起輕笑,“倘若真是如此,師弟我,又怎麼會來到這裡,以對手的身份和師兄你再見呢?”

韓非偏過頭,同樣掛著意味深長的笑容,反問道:

“師弟,你怎麼知道你出現在這,是我韓國的原因呢?”

李斯聞言,眼皮一跳,眼眸放低,完全聚焦在水面上。

看來自己這個師兄,知道的不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