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校挺直了腰桿,沉默片刻之後大聲說道:“都給我精神點!”

“他現在只是一個普通人!作戰經驗豐富一些的普通人!”他伸手指向那道門,“只要破開這門——你們還怕他嗎?問問你們手裡的武器,你們還怕他嗎?!”

然而……沒有人回應他。

很多時候只要認清楚一個事實就足夠了。不久之前他們同少校一樣都清楚地知道那位曾經的“青銅之王”的資料。但差別在於少校經歷過青銅之王的時代,那些人沒有。少校知道他曾經有多麼可怕,所以即便心裡生出一丁點兒“萬一他恢復了能力”這樣的念頭,便足以令他一次又一次地提醒自己與自己的那些部下——戴炳成很可怕。

可惜時候他手裡的兵對那個事實並無清晰的意識,並不將他的話放在心上。

然而三分鐘之前門後的那個人透過無比冷酷的方式證實了少校從前對他們說的話,於是他們迅速理解了少校之前對其惶恐不安的理由。

但他們沒有少校那樣好的運氣——有一個長達十年的適應過程。突如其來的“事實”擊垮他們的心理防線,腦袋裡那些被丟去一旁的、有關戴炳成的資料重新浮現出來。那不再是文字與數字,而變成了同三分鐘之前所發生的那些同樣的,血淋淋的事實。

之前這些人有多麼輕鬆暢快,現在就有多麼惶恐不安。

士氣低落到極點,少校的臉上終於露出憤怒的神色。但就在他準備發出怒吼的時候,一條加密線路出現在戰場頻道之中。只聽了一次提示音,少校便迅速收斂怒火。接通了那條只有他一個人接收得到的線路。

那一頭是一個老者的聲音,很平靜。他問:“怎麼搞出這麼大的動靜?”

少校遲疑片刻,低聲道:“事情有些棘手……他的安全屋防禦系統很強大。”

老人沉默了一會兒:“說說看。”

這像是在閒聊。但少校知道這句話意味著另一端的那位大人物相當不解——不解為什麼如此“精銳”的一個隊伍花了這麼久的時間還沒辦好一件“小事”。不解為什麼一向以果斷堅毅著稱的自己會找了一個“防禦系統很強大”這樣的“藉口”。

但他只能實話實說,用最簡練的話語描述瞭如今的情形。

聽了他的敘述之後,老者又沉默一會兒。語氣變得越發和藹:“你的意思是,你們破不開他的安全門。”

“……是的。”少校回答,“之前考慮過挖開門邊的牆壁。但我輕敵了——我認為將能力者投送進去一樣可以解決問題。”

“那麼,接下來你打算怎麼做?”老者問。

“挖開牆壁。”少校回答,“既然門牢不可破,我們就挖開牆壁。把他當做真正的青銅之王對待,穩紮穩打。”

“唔。”老者回道,“我問你一個問題。你說門開在牆壁上。那麼牆壁的另一面就是他的安全屋?”

“不,牆壁的另一面就是外牆——沒有房間了。”少校回答。

“還有呢?”老者問。

少校有些疑惑了,他不清楚對方到底想要問什麼——他已將事情說得很明白。

但老者似乎是在給他思考的時間。過了幾秒鐘、見少校依舊沒有回應之後,老者平和地說:“那麼我再問你。是不是有這樣的可能性——那是一扇假門。門上連通著某種空間裝置,開門之後可以透過那個裝置轉移到另一處去。所以,你挖開牆壁也沒有用——因為門兩側牆壁之後也是外牆,你只會挖到大樓的外面,什麼也找不到。”

少校愣了一下子。

老者提到的“空間裝置”,他聽說過。是呂宋人研究出來的——十年前便已投入應用。要問現在人們如何在被隔離帶分離的區域之間穿梭?便是這東西的功勞。其實它沒有“穿透”隔離帶,只是將隔離帶兩側的空間“粘”在了一起——就好像蟲洞。

以戴炳成十年前的權勢。弄到這種東西不足為奇。

而另外一件事……則令他有些發懵。是的,他知道自己對面的、裝著安全門的牆壁後面就是空地,是長滿了荒草的空地——衝進來之前就觀察過地形了。

而且這門是裝在牆壁上。如果是一扇普通的門,開啟之後就只能從樓裡再走出去——後面斷然不會有什麼房間、走廊。他早該想到這門上可能附有那種空間裝置。或者說,他早該想到門後“實際上”沒什麼東西。

可問題在於進入這個廚房、觀察了地形之後,他們便忘記了那個顯而易見的事實,假想這門後便是安全屋了。

這已經不能用任何一個“愚蠢”或是“弱智”之類的詞語來形容,而簡直是……沒長腦子!

少校又看了看房間裡的其他人——很想然他們也沒有想到這顯而易見的一點。

但就在他自責之前,老者說話了:“那種空間裝置的傳送距離不會遠,最多不超過三十米。所以你之前佈置在外圍的那些人還是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