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真沒說話。這事他的確沒什麼發言權。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他收了餘子青當線人,事實證明那傢伙如果不去坑蒙拐騙而把心思放在正路上的話,的確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不管他透過什麼手段,最後還是給李真送來了不少有用的訊息——已有超過八十多個能力者“進化”了。

而這八十多個人在餘子青調查的人群當中幾乎佔了半數,這意味著,有一半以上的能力者都在進化。李真自己建了一個資料模型,最終得出更加詳細直觀的結論——

“進化”現象在C級人群當中最為常見,80%的進化者都躍階至B級。而B級人群當中進化者的數量較少,然而一旦這些人進化,便是無可爭議的A級。這種A級不同於天生的A級——B級的能力者原本就已經將自己的異能運用得爐火純青,一旦晉了A級,便是不折不扣的“強力人士”,幾乎沒什麼特別廢柴的能力。

當然餘子青除外。

在之後兩個月的例行檢查當中,全國各地匯總過來的訊息證實了李真的猜想。B級的人數幾乎增長了一倍,“安源”藥劑的儲量險些告罄。這種事情沒法隱瞞,“大規模進化”這樣的詞語反覆出現,險些引發小範圍的動盪。

所有人——包括特務府本身在內,都想知道原因是什麼。

作為一個常年研究異常現象的特殊部門,特務府在這個體系當中擁有相當出眾的想象力與魄力。於是他們想到了春節那天晚上出現的全球極光。

研究資料早已證實輻射會對人類基因產生影響。實際上現在地球上就充斥著各種各樣、難以想象的巨量輻射。科技的爆炸、電器的廣泛應用使得現代人類承受的輻射劑量遠遠超過之前數千年乃至上萬年的古人。

而這種大規模、大範圍的輻射起源於兩百多年以前。就在那時候,電器開始逐漸走進人類的生活。也就是在那個時候,第一個異於常人的能力者出現了。

那麼極光呢?當然有關係。

因而北院試著同中央科學院與極光事件的特別調查組合作,以期找出這兩者之間可能存在的聯絡。於是李真與戴炳成都意外發現。沈幕竟然就在那個小組當中。

他的具體理論大家一直沒弄懂,然而依照他的說法,“潮汐”早在兩百多年前就開始出現了——對於這個詞兒的定義他有自己的解釋,其中包含大量他自創的術語與符號,不但李真與戴炳成搞不明白。就連調查組的其他科學家也很難理解。春節期間發生的極光只是“潮汐”達到“小峰值”的一種表現形式。根據他的理論,他可以預測第二次、第三次“小峰值”將在不久之後到來。倘若“大峰值”出現,那麼地球很可能要經歷一次長達數千萬年的、前所未有的極度酷寒。

然而他所說的“潮汐”指的是有關空間與時間方面的巨大改變,看起來同能力者的能力關係不大。但如果這個人不是為了撒謊而撒謊的話,“潮汐早在兩百多年錢就開始出現了”這句話倒與能力者的歷史有著驚人的巧合之處。

為此戴炳成與李真曾經專程拜訪他,試著弄懂他那套理論究竟是做什麼的。

有人傾聽自己的想法。沈幕當然高興——何況李真還算是他的“恩人”。於是他拿出罕見的耐心態度同兩個人詳細解釋——

我們這個宇宙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的宇宙之外還有其他的宇宙。宇宙這東西就好像人類的心臟,是會跳的。然而它的一跳一縮,是以“十億年”為單位的。每一次兩個宇宙之間因為跳動而碰撞,就會在“廣域膜”上形成“潮汐”。這種“潮汐”包含了巨量的資訊——當然不是人們認知當中的聲音或者圖象,而是“規律”和“常數”。

說到這裡的時候戴炳成忍不住問了一句,規律這東西怎麼算是資訊?

對於戴炳成沈幕可什麼耐心。他只不耐煩地說了一句“說了你也不懂”。

戴炳成早知道這人是個什麼性格。並未介意,而是又問了一句“如果規律變化了為什麼我們感覺不到?”

沈幕反問他:“你能感覺得到地球現在在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公轉嗎?你能感覺得到太陽系在以每秒250公里的速度運動嗎?”

這麼說兩個人倒是明白了。

只可惜最後還是應了他之前那句話,“說了你也不懂”。戴炳成與李真帶著滿頭霧水回了特務府。沈幕自稱為了讓他們能夠明白,自己的說法已經通俗得“讓人鄙視”了。但對於他們這種外行而言……他說的其實都是天書。

不過十幾天之後,沈幕就被特別調查組掃地出門了。

因為他預言的另外兩個小峰值都沒出現,而他的人際關係處理技巧又同他的理論一樣讓人摸不著頭腦。

最後北院與南方基地的北院研究院經過交流,給出了自己結論——能力者的出現的確是因為過量輻射所致。這種輻射在大方向分為“好的”和“壞的”兩類。壞的那一類就是令人患上癌症——現代人群當中癌症患者的比例本就高得驚人。也的確同過量輻射有關。

至於“好的”那一類,便是身體發生“恰當”的變異,成為能力者。這種變異經過兩百多年的積累終於在今日全面爆發,引發大規模進化。

至於碰巧在同一時期當中出現的極光——那就真的只是碰巧而已。

因此類種的甦醒也可以用同樣的理論來解釋——它們原本就同人類的祖先有著某種密切聯絡,所以使人類進化的輻射一樣對它們有影響。

這種理論真是妙極了——每一個人都聽得懂。

於是李真不再說什麼,又向戴炳成彙報了一些事情,結束這一次的談話。

兩個人之前在戴炳成的院長辦公室。這間辦公室位於基地的A區,距離李真曾經待過的附屬學校很近。於是出門之後他轉了個彎。沒有去等內線公交,而是沿路慢慢往學校走。

現在已經快到五月。天氣暖和起來。他來的時候是冬天,整個基地都被積雪覆蓋,景觀綠地也灰濛濛一片。說不出的蕭殺肅穆。然而春天一到,北雁南歸。這裡可就大變樣了。

基地當初的規劃著實用了心。雖然說不上十步一景,但沿路走過來身邊也是綠意盎然、生機勃勃。木槿、櫻花、芙蓉、玉蘭密植於道路兩邊,掩藏在大片的迎春花樹之後,翠嫩嫩的綠意裡點綴著或粉或白的花朵。瀰漫出沁人心脾的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