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子邁的太大了容易扯著蛋。

現在楚國為什麼佔領了草原之後就再也沒有其他的動靜了?

就是在消化草原那麼大的一塊領土嘛。

研究草原究竟怎麼治理才能夠更加的省錢,並且也研究一下什麼時候對女真人動手。

並且在許青的建議之下,楚國的科舉制度再一次迎來了改革。

幾年前朝廷破天荒的增加了武舉讓得武人也如同文人一樣有了出人頭地的機會。

現在科舉又增加了一個範疇,那就是工匠!

工匠也有屬於自己的科舉了!

考試方式也很簡單,做出來自以為最為精巧的東西,並且能夠講清楚其中的原理,就可以中舉。

按照許青的想法今後的科舉還會涵蓋天文曆法,並且獨立出算術,甚至還會有獨屬於商人的科舉考試來為國商院選拔人才。

不同的是屬於商人的科舉不能是朝廷舉辦,而是讓國商院自行舉辦,自負盈虧。

重農抑商的政策在這個生產力尚不發達的時代是不可動搖的國策,也是朝廷的底線。

不過縱使如此,楚國也在盡力往著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基礎上靠攏。

現在的楚國由於打通了好幾條大規模的商道,就不能只侷限於文武兩方面了,多元化發展是相當有必要的。

賢王對於許青的建議也是盡數接納。

在火炮發展出來之後,賢王就深刻的意識到了靠先賢的那幾本典籍所組成的科舉考試並不能使得國家長治久安。

繼往開來嘛。

除了繼承過去還要開闢未來。

一直照著前輩們的典籍行事能夠重複先輩們的正確但是卻也會重複先輩們犯下的錯誤。

歷朝歷代大都如此,楚國想要突破歷代王朝的障壁就必須求變。

縱觀歷史當土地兼併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也就是改朝換代的時候,百姓沒事幹就吃不飽飯,吃不飽飯除了造反還能幹什麼?

如果想要長久發展下去,除了遏制土地兼併之外必須興盛武力開闢新的土地,並且讓更多的人不只是侷限於種地,多開發一下火炮和戰船這種好用的東西嘛。

開源節流。

對內打壓土地兼併,對外開疆拓土,只要開疆拓土的速度足夠快,土地兼併就追不上擴張的腳步。

賢王為自己的機智點了一個贊。

不愧是本王,永遠走在世界的前端!

不出意外的話當然要出意外了。

賢王回頭一看,楚國做的周國全給抄了……

可惡的李洵!你就不能有點自己的想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