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內憂外患的趙國(第2/2頁)
章節報錯
商人重稅,每一筆交易朝廷都能吃到不少錢,這對於眼下國庫缺錢的楚國和周國自然是極好的。
但是楚國和周國親密無間互通有無的時候,趙國的日子卻過得實在不怎麼樣。
內有明王造反,外有異族蠢蠢欲動。
趙國以西偏南的舍詔國已經三番五次的進犯趙國邊境,原本他們並不大,地盤差不多也就是趙國幾個州的大小,隨著趙國的割地賠款,這地方現在是越來越大,越來越富。
嚐到甜頭的舍詔國自然是對趙國覬覦不斷。
一開始舍詔國事真的是西南異族,現在被趙國各地割的都快變成正西了……
再割點就不用叫西南異族了,直接就是正西方的異族怎麼怎麼樣……
打贏了還主動賠錢的二貨許青在歷史上只見過兩個朝代這麼幹,一次是宋朝的澶淵之盟,一次是清朝打法國。
這兩個朝代一直在不停的重新整理歷史三觀。
趙國此番又給許青添磚加瓦了。
真是搞不懂,趙國北方的兩個國家,一個是以漢朝為榜樣直接把草原打殘了的楚國,一個是引得西域各小國臣服,再過兩年都能在西域建立都護府的周國。
哪個不是在開疆拓土?
到了趙國這邊,割地賠款沒停過!
哪怕向大哥二哥多學學呢?
怎麼就能把偌大的一個國家給經營成這個樣子了?
……
此時的趙國朝堂壓抑的可怕。
趙皇坐在高位上,御案之上擺著兩封奏疏。
一封是討伐叛逆明王失利的奏疏,還有一封則是舍詔國屢屢犯邊挑起戰事的奏疏。
兵部尚書站出來開口道:“陛下,臣以為舍詔蠻夷三番五次毀約犯邊我朝應當厲兵秣馬,予以征討,若是長久忍讓怕是會助長小人威風,更會大損我朝國威!”
便在這時,趙國的秦相開口道:“你的意思是將我朝百姓帶進兵禍之中?陛下臣以為為了黎民百姓為了天下蒼生還是應該以安撫為主,應當立刻派出使者與舍詔國和談,讓得百姓免遭戰火。”
兵部尚書道:“陛下不能再談下去了,秦相屢屢談判,我朝歲供屢屢增加,這樣下去百姓早晚不堪重負。”
他這個兵部尚書做的實在是憋屈,跟個擺設似的,因為陛下能用何談解決絕對不會用兵。
陛下不想戰,自然有群臣勸諫,但是秦相一直奉承陛下將主戰的全都打壓下去了。
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楚國也有一個秦相,楚國的秦相雖然文道上比不得他們趙國的秦相,但是楚國的秦相卻是堅決主戰,一心匡扶楚國社稷,能動手就絕對不講道理!
而他們的秦相呢?
你以為人家不主戰就是主和嗎?
太天真了,現在兵部尚書都看透了,他是既不主戰也不主和,他主投降……
是啊,打都不打,以談判的名義直接給舍詔國增加歲供。
東西都賠過去了,這不是主投降是什麼?
【寫到現在大家應該都明白這些國家代指的都是那幾個朝代了吧?】
【楚河漢界,楚國代指的漢朝,周國是未達巔峰的唐朝,舍詔是強化過的南詔,趙國……額……懂得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