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一直以來,周國和楚國的關係都很緊張,也沒人再願意在這麼一塊染過血的土地上走商隊。

蕭葉驚訝道:“一州之地的嫁妝?”

李洵點了點頭道:“嫁妝歸嫁妝,但是隻有許兄便為允州之主,為我周國的一字並肩王,才能夠調動允州之權。”

蕭葉怔了怔:“搞了半天你還是要挖牆腳?”

李洵開口道:“要是周國真的對許兄無微不至,許兄又怎麼會到我周國而來呢?”

蕭葉聽到這話點了點頭道:“那倒也是。”

李洵繼續說道:“許兄為國商院院長,其實國商院在京城之中那簡直就是浪費,若是國商院的產業能轉移到允州或者與允州相鄰的楚國魏州,這樣一來中原三國之間不但可以更加便捷的貿易,而且還可以節省下來不少的路費損耗,楚國當真是不會做生意,怪不得窮了六十多年,要是放在這個位置起碼可以減少五成的路上損耗。”

蕭葉聽到李洵的話不由得瞪大了眼睛:“楚國人還在這裡呢,我告訴你!”

李洵道;“在這裡怎麼了?楚國自建國以來窮了六十年不對嗎?”

蕭葉;“那是以前。”

李洵:“現在國商院裡有一樣不是出自許兄之手嗎?說的跟你們朝廷出了多大的力一樣。”

蕭葉;“你行……”

李洵;“過獎。”

蕭葉看著許青問道:“國商院放在此處真的可以節約損耗嗎?”

許青說道:“隨著生意越做越大,免不了要向周國和趙國貿易的,尤其是趙國乃是中原三國之中最富有之國,我國若是想要後來居上少不了要跟趙國做生意,若是京城之中有個國商院服務於楚國,在魏州再建立一個國商院的產業鏈,對於以後來說自然是好處無窮,而且與趙國相鄰,一路水脈貫通,水運是可以省下大量銀子的,而且還更快。”

蕭葉說道:“那許兄封王之後,封地便定在魏州!”

李洵看著如此果決的蕭葉問道;“你捨得嗎?許兄可是你們楚國的寶,你們捨得讓他們遠離京城嗎?”

蕭葉道:“怕什麼?怕你挖得動牆角?到時候雪兒自然會替我楚國看著點,再說了我跟許兄之間乃是兒女親家,你周國也就一個長公主,拿什麼跟我們楚國比?我就不信你現在能再造個女兒出來。”

這下子輪到李洵無語了。

不過無不無語不要緊目的達成了就行。

如今楚國的財富已經超過了周國,相信有國商院在超越趙國也只是時間問題,但是沒有辦法,誰讓他們那裡出了一個許青?

周國沒有許青,那就必須要想辦法彌補這個差距,就比如想辦法利用國商院,若是允州能夠因為魏州多了一個國商院而重新變成與中原國家之間貿易樞紐的話那周國自然會得到更多的好處,大量白銀就會回流充裕國庫,周遭商道也會重新流通。

當然了,這樣的做法也是在變相的壯大楚國,也就是說周國得兩分利的同時起碼楚國能得五分,周國的財富增長速度是建立在楚國的增長之上。

但是李洵也沒辦法,他們周國西面還有西域,十年之內攻下西域沒有錢是絕對不行的,雖然有十年的時間積累,但是戰機稍縱即逝,本來就是趕早不趕晚,所有能幫助周國國庫重新充盈的方式他都要試一試。

這是一場雙贏的生意,楚國也沒必要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