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州州衙的改造工作也徹底完成了。

從單一的地方政府機構給改造成了起義軍的大本營。

現在都有了一間獨屬於自己的值房。

所有人在一個院子裡辦公,效率是會更高一些的。

由於現在他們沒有國庫的支援,要用一州的財力來對抗一國的經濟和軍事,所以就免不了的要裁撤冗官,也就是多餘的官吏,精簡政務體系。

趙國就這樣,人多,錢多官也多。

為了防止有人造反或者大權獨攬所以權力分化的很細。

但是現在看來,該來的無論用什麼方法也擋不住。

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不穩則天下不平。

現在正是這種情況,蜀州被舍詔佔領了兩年,所以蜀州的百姓現在對於龍將軍和明王並沒有其他州的百姓瞭解的那麼深刻,若是許青換到其他的州肯定是更有優勢民心也更為歸附,但是很可惜那些地方大多都無險可守一馬平川。

實在是不利於他們開展後續的謀劃。

唯有蜀州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而且還有碼頭港口可以直接聯絡到長安或許物資。

只要穩住了蜀州,可以說是要啥有啥。

當然了,蜀州百姓不瞭解龍將軍和明王的同時他們連趙國朝廷也不瞭解,現在苦了兩年的他們只想著一件事,那就是誰能帶他們過上好日子。

不過現在看來,他們還是更傾向於現在龍冰兒所帶領的新朝。

因為如今新朝不但降低了他們的農稅用來恢復生產而且還出兵剿匪,安穩四方。

跟著這樣的朝廷幹無疑是比跟著趙國那個官匪勾結的朝廷幹更有前途的。

至於戰亂?

久經戰亂的他們現在難道還會怕戰亂嗎?

在龍冰兒和蕭葉還有辛弘高等人不斷努力的時候許青自然也沒有閒著。

雖然他看上去處理的事情很輕鬆,但是實際上他才是最忙的那一個。

不但要協調從楚國和周國運過來的物資,而且還要給明王在朝中的黨羽去信讓他們開始站在朝堂上發力。

就如同現在,雖然許青這邊只有一個州,但是團結一致,趙國朝廷那邊雖然錢多人更多但卻是一團亂麻。

蜀州這邊只有一個出謀劃策的,但是卻抵得過趙國一個朝堂。

為什麼?

因為智囊一定是聰明的,但是智囊團不一定。

你並不知道在這個智囊團裡誰是內鬼,又有多少內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