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青每天處理一下魏州的事情,給魏州的大方向拿一個主意,剩下的許青都會交給自己的岳父大人蘇濟源來完成。

可以看得出,經過了許青和和蘇濟源兩個人的兩個多月以來晝夜不停相互交替的調教,魏州的情況已經變得好多了。

原本除了主街之外,其他地方全都是土路的魏州城此時此刻也已經修上了路,官道也是重新修繕的平整起來,不但平整而且更為開闊。

甚至不少村子裡許青都給修上了水泥路。

要說改變最大的還是農戶,原本他們來的時候魏州的農戶其實種的糧食產量並不算高,還有不少的荒地,那些地方沒有水源灌溉,一旦降雨不給力莊稼就會長不好甚至長出來也是死,久而久之不少地方自然會荒廢而去。

其實許青知道,魏州這地方並不缺水,只是水資源的分配不均罷了,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也很簡單,就是現在已經改良完成的水渠,以及一架架經過改良後的水車,這些水渠和水車讓得魏州很多已經荒廢了的農田重新煥發了生機。

其實這種現象不少州都有,若是水利工程做得好,很多地都可以廢物利用起來,但是卻很少有人去做。

因為修個水利工程實在太費錢了。

許青抄家滅山賊接受魏州百姓的善意捐助,林林總總湊了五六十萬兩的白銀一多半都砸到水利工程裡面了,又是修水渠又是弄水車還附帶著修碼頭。

也就是許青能夠弄出來這麼多錢砸到民生工程裡面。

其他的州府根本不可能,一來怕官員將銀子給貪了,二來朝廷也心疼錢,三來很多地都是有主的,朝廷也不能隨便開挖地主的地來做引水渠,這是違反律法的事情。

其他各州可不會像魏州這樣地廣人稀,即便需要劫道地主又被迫相當配合。

除非黃河流域活著長江以北發生了水災,朝廷才會想著治理。

至於其他州的什麼引水渠水車?

你們自己看著辦吧,有能耐就搞,沒能耐朝廷也不會放款。

於是這就導致了許青這邊乾的熱火朝天,其他相鄰的州只能乾瞪眼。

不是哪個州都能將山賊和貪官當成提款機來用的。

而且對於魏州農戶來說還有一個好訊息呀。

那就是山賊再也不復存在了!

魏州的大小賊窩統統被剿滅了,山賊大多數也都被迫從良了。

百姓們除了交夠稅和租子,剩下的糧食全都是自己的。

如今百姓們種地不缺水,收了糧食也不會被山賊搶走,幸福指數那是蹭蹭往上漲。

而百姓的幸福指數蹭蹭往上漲就直接帶動了魏州GDP的發展,稅收也是蹭蹭往上漲。

眼看著基礎設施都建造的差不多了,水泥不但自產自銷還能賣給周國賺一筆,雖然現在錢還沒過來,不過這都是早晚的事情。

由於魏州各處的水利交通樞紐都重新打通剩下的工程已經用不了那麼多的人了,工匠終於能省下來一半了!

資金的投入也變小了。

工匠省下來一多半就意味著魏州住著的兩個皇帝三個王爺的府邸行宮可以繼續動土了。

讓皇帝跟王爺住民房這種事情三國之中怕是也就他們楚國幹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