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魏忠拿起了另一封聖旨,神色肅穆道:“詔曰!”

百姓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被賜座打盹的攝政王蕭植渾身都顫了一下。

昨天蕭植批完奏疏之後已經是深夜了,回到家之後匆匆洗了洗就睡下了,第二天早早起床之後還要上早朝,困得不行的蕭植是一邊上朝一邊打盹。

幸好攝政王上朝還是有點優待的,他可以坐下來眯一會兒。

但是這一聲詔曰可以說是將他嚇得渾身一顫。

他這輩子已經接過兩次詔曰了,兩次沒有一次是好事的。

現在他已經被詔曰嚇怕了。

當蕭植的身體激靈靈的顫了這麼一下之後文武百官也是反應了過來。

詔曰?

陛下這是又有什麼事情要昭告天下了?

但是現如今楚國海晏河清,國力強盛,威震四海,應該沒有什麼大事需要昭告天下吧?

此時此刻,門下省的官員繼續低頭沉默,一言不發。

緊接著就開始順著詔曰往下讀了:“安定縣侯許青,譜新律,掌國商,平叛亂,定草原,揚國威,加封安定縣侯許青為漢王,封地魏州!魏州大小官員悉聽調遣,五年之內若是魏州之稅收若無法比肩魏州便奪許青之王爵封號,貶為庶民,永不錄用,欽此!”

漢王這個稱呼其實蕭葉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魏王不吉利,但是誰能鎮得住魏呢?

那只有漢了!

魏王的稱號不就是漢帝封的嗎?

而且到時候李洵不還有一份嫁妝送過來嗎?

允州又不是楚國的土地,既然叫魏王不合適,叫允王也不合適,那就只能取共同點,用漢王這個稱呼了。

楚國和周國同屬中原人。

許青今後可以說是聯絡中原的新紐帶。

但是中原兩個字明顯不適合做王爵封號,如今的中原土地上最開始是生活的華夏族,因為漢朝強大,所以漢朝之後,漢成了中原子民新的代稱。

男子漢的稱呼也是由此而來,男子當如漢那般強大嘛。

這麼一想,正合適。

那就漢王了!

此言一出,朝中大小官員可謂是炸開了鍋。

楚國多久沒有豐王了來著?

如今陛下竟然封給了許青一個異姓王爵?

此時此刻百官才明白為什麼陛下要將蘇濟源調到魏州當刺史。

不就是因為魏州官場風氣極差,有了這樣一個魏州刺史的岳父,許青處理起事情來更加順手嗎?

要說羨慕嫉妒恨一個毛頭小子封王,文武百官一開始還真有這種想法。

但是聖旨讀完之後,他們就沒這個想法了。

魏州那地方,窮山惡水,官匪勾結,民不聊生,光是治理就得下一番大功夫。

五年時間能治理好就不錯了,還讓魏州的稅收超過京城……

這不是妥妥的為難人嗎?

五年之後若是稅收超不過京城那可是要貶為庶民永不錄用的!

這樣的福氣他們還是不要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