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洵道;“將廢太子與廢公主帶下去,宣正使進殿!”

那禁衛再次抱拳道;“是。”

不多時,身著正使官服的正使許青便走了進來,拱手道;“外臣楚國正使許青,參見陛下。”

雖然李洵現在基本上已經是自己大舅子了,但是朝堂之上君臣之禮還是要講的,不然的話該有傳聞說他們楚國失了禮數了。

這對楚國的國際聲望是有一定影響的。

李洵回到皇座之上,開口道:“使者平身。”

許青直起身,開口道:“去歲貴國與我楚國聯手肅清草原之不臣,然兩國領土卻未具體劃分,常言道親兄弟亦是要明算賬,雖然貴我兩國乃是同宗同源,一脈相承的兄弟之邦,但是在領土劃分之上還是應儘快作出決定才是,免得日後因為些許小矛盾而影響了兩國兄弟之邦的情誼才是。”

李洵深以為然的點頭道:“使者所言之問題,朕亦是苦思良久,領土問題乃是重中之重,關乎國祚之綿延,自然應該劃分清明,但是草原之上缺少地標此事處理起來倒也頗為麻煩。”

如今中原三國的劃分基本上是依照現有的地理標識來劃分的。

趙國如今以長江為界,居於江南,楚國東望海洋而西面是周國,周國與楚國的國境線亦有山川水脈為天然分界。

但是草原上這一馬平川的地方,上哪裡找分界點啊?

一不留神走著走著就出國了!

總不能用柵欄將地盤圈出來吧?

哪得需要多少柵欄啊?

朝臣們此時可以說是交頭接耳,紛紛推演著自己的方法,但是卻都不夠行之有效。

最終卻都紛紛搖頭嘆息。

沒個讓人完全滿意的辦法。

李洵此時卻是笑道:“依朕之見,倒也不難,楚國數次救我周國於危難之中,可以說是情深義重,楚國能夠如此不計前嫌的幫助我周國,我周國自然應該投桃報李。”

許青看著李洵問道;“陛下的意思是?”

李洵開口笑道:“關外草原之地,我周國盡數讓與貴國,我周國撤回邊關之內。”

朝臣聽到李洵的話,紛紛露出了難以置信的神色,打下來的國土不要了?

昏君誤國之舉啊!

就連許青的眼皮到這裡也是不由得跳了一下,李洵這個禮有點大啊。

不對,李洵應該不至於這麼大方,肯定還有條件。

就在朝臣要跪下來求李洵收回成命的時候,李洵開口道;“朕當然還有其他條件。”

許青拱手道:“願聞其詳。”

李洵開口道:“雖然我周國將關外領土劃歸楚國所有,但是歸順我周國的草原部落必須要隨同我周國一起撤回關中。”

許青道:“這是自然。”

李洵開口道:“貴國要承諾與我周國十五年內不主動與我周國起任何戰事,兩國之間友好貿易,互通有無。”

許青道;“陛下可還有條件?”

李洵開口道:“最後一個條件,再贈與我周國五千草原青壯作為領土之交換,這三個條件,使者可能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