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青怔了怔問道:“當上王爺就能想不聽就不聽隨時走人了?”

劉崇搖了搖頭道:“不,是王爺可以隨意抽身走人,但不是當上王爺就可以隨便抽身,你瞧瞧那邊站著的成王,額頭上都出虛汗了,現在還硬撐著呢。”

許青聽到這裡嘆了口氣,不是當上王爺就可以想走就走而是賢王可以想走就走。

只因為他手裡掌握著這個國家的絕對話語權。

幸好今天早上聽了賢王的話,沒吃飯也沒怎麼喝水,要不然的話可就有的受了。

許青真覺得趙國航地該多跟賢王學學,瞧瞧賢王,既不用靠太監也不用靠文臣,一個人就能將整個國家的兵權牢牢握在手中,戰鬥力還相當有保障。

再瞅瞅趙國那位,太監沒少派,冗官沒少加,結果呢?

愣是被潛伏起來的明王硬生生給挖走了幾十號人,還造起反來了。

趙國這麼富的地方交給這種人,真的,純屬浪費。

終於,就在許青快練成站著也能睡著的功夫之時,楚皇終於聽完了大朝會上大大小小官員的述職。

許青看了看劉崇問道;“師兄,現在咱們是不是能回去了?”

劉崇點了點頭道:“一般是這樣的。”

述職完畢之後楚皇卻未曾下達退朝的命令,那顯然就是不一般的情況了。

只聽楚皇繼續開口道:“想必諸位卿家也早已知曉,我朝自今年起便開創武舉,武舉雖是新政雖是我朝首創,但是我大楚卻以武立國,爾等切不可有絲毫怠慢!”

朝堂之中的大臣紛紛拱手道:“臣遵旨!”

至於朝堂外從殿前一直排滿殿前廣場的大臣聽不聽得到就另當別論了,反正有內侍傳達。

但是傳達嘛,總會出現些許偏差,尤其是這種大朝會,臣子能排滿大殿和殿前廣場的那種,由內侍一個一個往下傳的,傳到最後一個人聽到的是什麼就不敢保證了。

楚皇繼續說道:“科舉與武舉在我朝同樣是一等一的大事,今年是我朝第一次開辦武舉,各州各府之刺史府尹定要對此拿出十二分的慎重來!”

諸位大臣再次拱手,外面內侍繼續傳話。

許青接著打盹,說真的現在已經有些遭不住了。

誰知道陛下會忽然在大朝會上說起這武舉之事呢?

不過想來陛下在大朝會上提及此事應該是怕各州主官怠慢了武舉,所以特此強調,講完之後應該就會下朝了。

沒辦法的許青只好回放自己與娘子愉快玩耍的時光以求提神,熬過這最後一段艱難時光。

因為楚皇一旦講起事情來,那就不是一刻兩刻能結束的了……

就在這時,楚皇開口道:“此武舉乃是由安定縣侯提出來的,安定縣侯為了安穩江湖局面也是出力頗多,武舉之行安定縣侯最為了解,此番還是請安定縣侯為諸位臣工詳細說一說吧。”

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