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御史臺也確實是清流最多的地方,有這麼一個耿直的人倒是也不奇怪。

那位監察御史又開口道:“陛下,不能因為律法未曾列舉條紋便讓得安定縣伯逍遙法外,當初我大楚因為律法不完善,各個書鋪私自刊印他人著作,也是最近才完善了這一律法缺漏,使得我大楚律法更為完善,使得多少人得以沉冤昭雪。”

這位監察御史越說越感覺不對勁,剛剛朝堂上不還有一堆人附和他的話嗎?怎麼現在這麼少了?

刑部尚書和御史大夫此時此刻都是開始一言不發的看著這位什麼話都敢說的監察御史,目不轉睛了。

不止他們兩個,朝堂之上的很多官員都在看著他。

他怎麼哪壺不開提哪壺?那個律法空缺是誰堵上的他不會忘了吧?!

是許青啊!

也正是一部版權法才讓的他在朝堂之上聲名鵲起。

不只是朝堂,可以說許青是天下著書立說之人的大恩人!

天下著書立說之人都知道,是安定縣伯完善了律法,幫他們討回了公道,他們心中也是對許青感激涕零。

過了這麼長時間,安定縣伯以一己之力譜寫新律事件的熱度剛下去,你這邊又給提起來了。

好傢伙,他們這邊浪費了多少口水,剛把許青的名聲搞臭了,你這麼一說,他們剛剛那麼多的努力豈不是要白費了?!

他們真的很想問一句:你到底是哪邊的?

倔強的監察御史一看沒有人附和自己,當即也是心下一橫,心想:我譚雲今日時站在正義的一方,維護的是天下讀書人的公道,又何須他人附和?!

想到這裡這位監察御史再次倔強開口道:“陛下,臣以為,既然今日知道我朝律法依然還有漏洞,那便應該儘快修補完善,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啊!陛下!”

刑部尚書看他的眼神頓時仿若在看傻子,不但是刑部尚書,刑部侍郎,甚至御史臺的臺長: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以及其餘各部尚書都看他像傻子。

律法是他說完善就能完善的嗎?是他說加就能加上的嗎?

大楚之中,除了許青的那一部《版權法》沒有什麼爭論之外,哪一次涉及到律法變更增減不是吵得不可開交?

你倒好,說增加就增加,你當律法是你家的嗎?

監察御史看著周遭注視他的人,嘴唇一動:“各位大人你們為這麼這麼看下官?難道沒有了安定縣伯,我大楚就沒辦法增補律法了嗎?安定縣伯難道就是這麼的不可替代?!”

但是各個官員還是在注視他。

可不可替代的難道你心裡沒點數嗎?!

為什麼他們自己改律法的時候要吵上半年都沒有定論?

因為律法這東西哪怕只是小小的改動都會影響很多人的利益,而許青的法不會觸犯他們任何人的利益。

包括後來的改制監察體系,同樣的道理,內容是他們填充的,對於地方上的貪官汙吏有極強的震懾作用,但是對於朝堂之中的他們來說,其實利益並不受多大影響。

而且他們這些大官閒的沒事也不會去找老百姓的麻煩,他們的利益場大都是在這朝堂之中並不在民間,這麼一算對他們的影響就更小了。

敢為朝堂之中誰立出來的法如同許青立出來的這麼貼心的?

一個都沒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