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人才(第2/2頁)
章節報錯
再說了,這個人現在這麼需要錢,他沒理由拒絕擺在眼前的這個升職加薪的機會。
許青覺得現在是時候給這位人才送一波溫暖了。
想到這裡,許青連忙招呼蕭如雪,買了一大堆的補品讓兩個下人拎著向這位人才的家走去。
至於為什麼能知道他的家庭住址?
安定縣衙一查不久查出來了?
就算不用官府的力量,造紙作坊裡也有不少人知道他住哪裡。
……
國商院很多重要的大作坊都是坐落在安定縣這個京城郊縣的。
至於為什麼坐落在這裡?
京城的地多貴啊……哪有在京城裡買一條街的鋪子當作坊用的?
敢這麼做的人不是傻子就是狗大戶。
許青可不做這個狗大戶。
學過地理的都知道:中心是商業區;而後是居民區;最外層遠離市中心的地方,土地最廉價適合大批次購買建造工廠的才是工業區。
……
國商院的開張給京城之中的各大書鋪帶去了廉價的紙張,而後因為競爭進一步降低了書的價格,京城之中的讀書人無不感念國商院的偉大。
這跟當初永州城讀書人的景象如出一轍,不過他們不知道該感謝誰,他們只知道因為各大書鋪的競爭,書籍的價格降低了而已……
不過紙的價格被大幅度降低也不是人人都會感念國商院的,就如同幾家靠造紙發家的家族就對國商院憤恨不已。
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啊!
但是偏偏他們又敢怒不敢言,而且言了也沒用。
人家憑實力將紙的價格打下來的,他們能怎麼辦?
告吧,沒地方告而且也沒罪名可以告啊!
以勢壓人吧……國商院的勢比他們加起來都大……
用勢壓那就是去找死……
市場之中本就是優勝劣汰,自己沒辦法改進紙張這能怪誰?
不過還好,能在京城開紙坊並且做大的都不是笨人,眼看紙坊沒了利潤,他們便是立刻改變了思路。
關了紙坊開始走起商隊來。
從國商院大批次購紙,而後再轉賣到周國和趙國,透過中間商賺差價來謀取暴利。
至於為什麼沒有楚國……
因為國商院早就在楚國開始佈局了,他們能看到的利益國商院怎麼會看不到?
競爭不過國商院就老老實實將紙賣到更遠的地方吧。
……
此時,許青和蕭如雪已經走到了那位人才的家門口,但是卻聽到了一道憤怒的聲音。
“庸醫!你敢騙我!你不是說一千兩能治好的嗎?!”